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公民与公民教育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是现代性整体建构的强大动力和必然要求,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坚持人的主体性、保障人的价值尊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我国公民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公民是具体的历史和文化的产物。我国的公民教育根植于现实的中国语境,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取向,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在教师教育中实施通识教育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但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中的通识教育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师资水平不高、教学方法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选课存在功利倾向等问题。解决教师教育中通识教育的问题可从提高认识、调整课程结构、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多种方式解决师资队伍问题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一、"隔代监护"产生的负面效应 1.对心理性格方面的影响 由于孩子长时间不能与自己的父母面对面的语言交流,缺少父母的关爱,会使他们自我封闭、沉默寡言、产生自卑感,缺少同龄人本该具有的天真、活泼、可爱的品性.如果代理管教较严,就会使他们形成胆小、内向、孤僻的性格,表现出过于敏感、脆弱等;如果管教过松,特别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过于溺爱和放纵,就会使他们娇惯,以自我为中心,品格低下,胆大妄为,导致不遵守学校纪律,与教师顶撞,欺负其他同学,甚至有损坏、偷盗学校财物和其他学生学习生活用品等不良行为,最终走向违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高校师德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要通过合理的领导机制、师德制度建设以及教师发展等途径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美学的载体,其中既有文学形态的精美显现,也有教学形态的美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美育渗透,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6.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二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第三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的情感性,决定了它比其他学科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7.
构建公平、合理与有序的社会,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中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时期,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并且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尤其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对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严峻地挑战。本文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人民内部矛盾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解决矛盾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隔代监护”产生的负面效应 1.对心理性格方面的影响 由于孩子长时间不能与自己的父母面对面的语言交流,缺少父母的关爱,会使他们自我封闭、沉默寡言、产生自卑感,缺少同龄人本该具有的天真、活泼、可爱的品性。如果代理管教较严,就会使他们形成胆小、内向、孤僻的性格,表现出过于敏感、脆弱等;如果管教过松,特别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过于溺爱和放纵,就会使他们娇惯,以自我为中心,品格低下,胆大妄为,导致不遵守学校纪律,与教师顶撞,欺负其他同学,甚至有损坏、偷盗学校财物和其他学生学习生活用品等不良行为,最终走向违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