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传统的单片机系统加密和解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用而有效的软硬件加密技术的实现方案.利用华芯微电子生产的HS1527百万组内码预烧的特性和单片机内部的非易失数据存储器,结合解码、初始化程序和主程序分开使用的方法,将其应用在汽车防盗锁技术中,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季羡林先生的作品《二月兰》表面写兰,其实写人,所谓借兰言事,借景抒情也,写出了世事沧桑人世变幻的沉痛,抒发了先生欲语还休的悲凉的人生感慨。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但在季老的笔下,却是“二月兰一怒放,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把二月兰写得极其绚烂,极其富有生命的野性与活力。如果就这样写二月兰,美则美矣,但无非也只是一幅美“景…  相似文献   
3.
作家作文章讲究情真、意切、传神、具众美。读者观它、诵它、流连它,不外乎希望得到情的共鸣、意的领会、神的贯通、美的熏陶。 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 一、反复朗诵以求其情,画出感情线以明其幽 一篇文章总是由材料来组成,由情线来驾驭,以理智来贯通,表的理也是“人情物理”。读者须从文章的字词中读出作者之情、之意。故欣赏文章务须朗诵,要求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烂熟后,自然得其神气。其情已出,则探其幽微曲折之处。在朗读基础上,或从人物性格出发,或从故事情节出发,分别画出其性格发展线索,一波三折的情节发展曲线,这样易入情入理。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的教育文化背景是:一方面,网络等大众传媒文化占据了学生的生活空间,一方面,传统的、封闭的、单项的、功利的阅读仍然大行其道,它极大地迟滞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结合现在的教育文化背景,有必要对书册阅读作一番更深入的思考。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策略去进行书册阅读?怎样把传统与现代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教育与互联网的关系愈加密切。借助网络的便捷性、实时性以及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学习的灵活性,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线下面对面授课与线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融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文章以现代地图学研究进展课程为例,从课程的特殊性和育人要求出发,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探讨了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建设目标和建设方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