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现代化与全球化是近代以来对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两大潮流.认识社会主义不能忽略现代化的潮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又必须有合理的理解,要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现代化.认识社会主义又必须充分看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展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现实社会主义的诸多因素制约着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2.
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性质而言,它有三层涵义: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反映的政党性质;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反映的制度性质;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自身的学科性质。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认识论思想最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毛泽东认识论思想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离不开整个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展,又有自身的思想进程。《实践论》作为反映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重要著作,以其猁的逻辑结构显示出特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但《实践论》又不是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全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把自己在社会历史观中的革命变革所创立的哲学称为"新唯物主义".马克思所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伟大变革,但又没有离开人类哲学思想的根基.在这一根基上,"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是马克思实现社会历史变革的"阿基米德点",既是马克思实现社会历史观根本变革的标志,又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根本旨意所在;既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对一切旧哲学的根本超越,也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自十六大以来在总结我国社会发展实践和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在于,以"科学发展"范畴为统领,内涵着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以及发展的协调性、发展的统筹性、发展的平衡性、发展的持续性等一系列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国情观,也就是毛泽东关于国情问题的思想观点的总和。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能形成毛泽东思想;没有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高度重视和准确把握,同样也不能形成毛泽东思想。我们说毛泽东思想是正确的、科学的理论,就在于它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在新的历史时期,研讨毛泽东的国情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人是社会的主体,历史过程是人的能动过程。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又是马克思一生研究的最重要的问题。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以及晚年马克思的思考,贯穿其中的关于社会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视角,就是对社会历史主体的关注,从而揭示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关联。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全部思考的当代价值,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关注社会主体,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解和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或全球化的形成取决于生产力、分工和交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才有了“世界历史”或全球化的趋势,但是实现和完成这一趋势则是资产阶级做不到的。科学社会主义与“世界历史”或全球化趋势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联系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把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完整地表达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 在当今时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绝不能与它过去的情况同日而语。本世纪五十年代起,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开始了新的巨大飞跃。一系列重大科学技术发明大大地改变了现代科学的性质:一方面,科学直接参与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人类特有的、高度发达的、抽象的智力因素在其中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从前的标准,纯粹的经验的、直观的模式让位于新的标准和方法,需要思维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现代化与全球化是近代以来对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两大潮流。认识社会主义不能忽略现代化的潮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又必须有合理的理解,要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现代化。认识社会主义又必须充分看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展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现实社会主义的诸多因素制约着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