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通过分析小说《艰难时世》中两个典型的功利主义者—葛擂硬和庞得贝以及其他主要人物的悲惨命运,揭露和批判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盛行的功利主义对人性的摧残,并最终导致这些人物的悲剧性结局.  相似文献   
2.
美国后现代主义大师约翰.巴思在小说《路的尽头》中,运用戏仿手法,嘲讽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如火如荼的存在主义及弗洛伊德主义哲学思潮;进而揭示出存在主义并非医治美国社会危机时期人们心理紊乱的妙方,而弗氏理论不仅为青年男女的随意性行为提供依据,而且导致婚姻家庭中的性混乱。  相似文献   
3.
在《艰难时世》中,狄更斯将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改良视为缓和阶级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其人道主义思想是通过一些人物形象及其命运体现出来的,尤其是女性形象。通过分别剖析这部小说所塑造的三类典型人物形象,即"小圣母"形象、"悔过者"形象以及"恶人"形象,试图从正、反两方面解读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描述了女主人麦琪的自我成长之路,经历了自我主义、道德困惑、自我认识的觉醒,面对自我追求与自我弃绝的矛盾冲突,麦琪坚守道德信仰和理想,最终实现了由自我主义向利他主义的升华,确立了自己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5.
纳博科夫的小说《微暗的火》由两个主要的"虚构"——希德的诗歌与金保特的注释这两个不同内容和体裁的并置文本构成,它们自始至终互文交叉、相互依存,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主观现实,揭示一个共同的永恒主题:自我可怕的孤独和冲破孤独的尝试。此外,小说运用人物的生活与想象的艺术行为也揭示了其他超验的现实,如人的孤独、异化和死亡意识等。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崭新的命题,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国际“人才战争”及国内“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层次人才成为国内高校之间竞相追逐的重要资源。在“急功近利”目标的驱动下,高层次人才引进虽在短期内增加了高校的“GDP”,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等,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也触发了高校引进人才(“外才”)与原有人才(“内才”)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两类人才的协调发展与合作共赢,切实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一是要解放思想,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精准引才;二是要优化人才生态,加强人才引培的环境建设;三是要树立发展性人才评价理念,健全人才评价制度;四是要引育并举,鼓励人才种群建立良好的竞合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分析中国领导人讲话语料的基础上,探讨目的论指导下外交场合中国特色词汇口译的原则、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认为:目的论为口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在目的论指导下,译员应在注重"三着眼""三贴近"的基础上,坚持准确性、灵活性和文化性三大具体原则,并采用音译加诠释、直译加解释、词缀法、词汇合成法、解释性翻译等策略,从而更好地发挥外事口译的交际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8.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其短篇小说中大量地使用了象征手法,其中之意象象征具有特殊的意义。她的作品中充满意象并且显示出一个清晰的意象模式。这些意象以缩影的形式阐释了小说的寓意和主题。本文以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两部著名短篇小说中的房子意象为切入口,审视曼斯菲尔德作品的悲剧性主题,揭示出她充满矛盾的家园情结。  相似文献   
9.
汪凡凡 《考试周刊》2009,(10):22-23
本文将《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与《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进行比较,阐述了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传统及不同时代背景下女性的爱情婚姻观,并进一步剖析了两位女主人公最终难以逃脱男权本位制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多媒体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差异的比较可以看到,多媒体网络教学以其特有优势,在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将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从而建立一种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是现代外语教学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