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书是美国近年来出版的一部这个时代最压抑然而又是最重要的科学论著。它全面、冷静和条分缕析地解释了在科学与迷信的冲突中科学是如何输给迷信的。作者指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历史迈入20世纪,科学高度发达时,科学普及工作反而大大落后于19世纪。作者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的科学普及工作简直糟糕极了。随着各种传播媒介的兴起,情况就变得更加恶化。这些传播媒介为迎合公众口味,大肆传播迷信思想、神秘主义和占星术等,使种种伪  相似文献   
2.
漫步在域外童书之林 童话世界是美妙的,当人们进入成年,步入老年,再回顾少年时,那个时代经历的一切都是梦一般的,而那个时代读到的童话则成为人生永恒的梦!少年人生活在一个同成年人完全不同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青翠的竹竿变成了奔驰的骏马,矮凳变成了在湖水中荡漾的小船,露珠变成了珍珠,蘑菇变成了雨伞。在这个时代,每经历一件事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要竖上一块生命的里程碑。在成人的眼里可有可无的游戏,在孩子们眼里却有着无比的尊严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同整个同代人一样,我曾于三年前,满怀对西方美学和艺术的向往与推崇,甚至以一种朝圣者的心情,来到西方进修和访问。然而,极为奇特的是,一旦踏上异国的土地,从一段远距离之外(包括心理距离)张望故国时,那种原有的对西方文化的推崇便急剧淡化,转而开始对故国文化加倍关切和好奇。当我以后沉下心来,真正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作了一番实实在在细致的比较之后,便更加深深感到,中国思想或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要介绍的《近期美国理论中的压制和反抗》,集中揭示了美国理论界目前的一些论战,对美国当今流行的一些后现代理论持批评和审查态度,认为新近出现的非常时髦的新历史主义和阵容强大的解构主义之争,不过是几十年前发生过的旧历史主义和新批评主义之间老的争论的延续和发展。该书作者纽勒·科瑞格(Murray Krieger),现为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教授,是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也是美国批评和理论学派的先驱和创始人。他迄今已经发表十多部著作和几十篇论文。  相似文献   
5.
论生态式艺术教育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生态式艺术教育是继灌输式艺术教育、园丁式艺术教育之后的一种新型艺术教育。生态式艺术教育改变了各种知识之间的生态失衡状态,通过音乐、戏剧、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间的交叉、融合,通过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造等多种学科之间的互生、互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艺术能力。这种新型的艺术教育形式意在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培养具有真正智慧的、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6.
越是低幼儿童的英语教学,就越需要大学问!这是我在接触深圳市南山区儿童英语教学试验课和研究了其编写的系统教材后的最深感触。做这项试验的,是兰金仁教授,他原是武汉某大学英语系系主任,在从事美学翻译近十年后,再也不甘心书斋的寂寞,决心一试所学,于是南下深圳,搞起幼儿和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试验。如今,他已经编出一套系统的教材,《儿童说英语》由世界语出版社出版,他摸索出的这  相似文献   
7.
心理美学,也被称为“美的心理学”、“艺术心理学”、“试验美学”。用心理学家的话来讲,它是一门“应用心理学”;而用美学家的话来讲,它又是“美学”中的一个分科。然而不管把它划归哪一个领域,它的研究对象都是不变的,它研究的对象永远是创造艺术的人和欣赏艺术的人的行为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一、《科学与宗教》《Anjam Khursheed:SCIENCE AND RELIGION,Bahs’i StudiesPublition,1987.) 本书认为,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不是敌对的,而是和谐互补的,但是,在过去的四百年间,科学和宗教之间一直在进行着一场赢得人心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是现存世界的本质?什么是生存的意义?争论的结果,似乎科学占了上风。因为科学就此提出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理论,使宗教的有关教诲暗然失色。多数现代西方人对宗教失去热情,认为宗教充其量是一套过时的价值和信仰,它对原始社会有用,现在就没有必要存在了。有些人干脆把宗教和迷信混同起来,认为它的存在是世界上无数冲突和争斗的根源。在行为和伦理标准方面,科学同样占尽了上风。因为科学总是谦逊地将它的所有的主张和发现摆在世人面前,任  相似文献   
9.
教改新声     
一、《双语、多重文化与第二语言的学习》 A.G.雷那尔兹(Reynolds)在其主编的多人合写的《双语、多重文化与第二语言的学习》中,揭示了双语教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无比重要性。所谓双语教学,就是教学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作者认为,双语教学已经成为世界教育的现状和不可逆转的趋势,用双语交往和思考,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和一种极其自然的经验。作者进而回顾说,人类用双语学习和思考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而在三千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人们就开始用两种语言指导经书的学习。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大国,重新发现了双语的重要性,纷纷起来制定和实施双语教学方案。G.R.图克指出,从目前世界范围看,第二语言的学习有三种最基本的模式,即中国模式、尼日利亚模式  相似文献   
10.
《视觉思维》是当今世界著名艺术心理学家阿恩海姆的一部著作,与他那部蜚声文坛的《艺术与视知觉》相比,这部书更臻完善和成熟,理论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度。读过此书后长久的激动,使我无法稍减尽快将书译出以与读者共赏的心情。本书把哲学、艺术和最新思维科学融为一体,探讨了视觉器官在感知外物时的思维特征,揭示了“意象”在一般思维活动中的巨大作用。它对“抽象”与“抽象艺术”的解释尤为详细和独特,不仅给人以智慧上的启迪,而且对我们理解现代艺术,会有很大的帮助。作者指出,他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有更深刻的动机。他认为:“在那些致力于培养自己感性能力的人中——尤其是艺术家中——有不少人对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