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具有纲领性的建设方针,又表现为一个带有哲学性的命题。说它是具有纲领性的建设方针,是因为它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和基本原则;说它是带有哲学性的命题,是因为它体现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法,反映了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规律。它把建设方针与哲学命题形式统一起来,以哲学命题的形式表述建设方针,使建设方针建立在哲学认识论的基础上。它的提出,不仅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对唯物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新成果。不少同志对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作了一系列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许多同志对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范畴,作了新的理论探讨和发挥;有的还提出了一些新的规律,如系统规律、新陈代谢规律等;有的对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提出的一系列新范畴,如系统与层次、结构与功能、有序与无序等,著文论证,引为新的哲学范畴。这对丰富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理论,进一步确立唯物辩证法新的理论体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关于唯物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区别与联系问题,似乎还不十分清楚,这对提出新的规律,引入新的范畴,建立新的理论体系,无疑又是很不利的。这里,笔者仅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一百三十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的共产主义学说,从此揭开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篇章,在世界上形成了汹涌澎湃、势不可当的无产阶级革命洪流,显示了共产主义的无限生命力。今天,当我国人民满怀豪情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时候,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回顾历史,正视现实,瞻望未来,确实令人感到无限欢欣鼓舞。一个半世纪以前,共产主义还被人们看作是一个“幽灵”,只“在欧洲徘徊”,威慑着旧欧洲的一切反动势力。而今,共产主义思想已“磅礴于全世界”,成为国际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谋求解放的强大精神武器;共产主义运动已风起云涌,遍及全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