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语文课程作文教学状况、高职生写作水平令人堪忧的局面,分析了高职作文教学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之间的差距,就如何提高高职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看法和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2.
作为北方音系的一部重要韵书,《徐州十三韵》的版本情况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依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对其各版本进行概述,对其版本源流进行较为系统的考辨,其版本大致可分四个系统。据推断,其祖本《字海直音》成书应不晚于清朝康熙1700年前后,最早刊刻于乾隆戊戌(1778)年。  相似文献   
3.
燕宪俊 《现代语文》2010,(12):26-27
“语文实践活动是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主要是基于语文综合性的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旨在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强调了语文活动的重要性、针对性、目的性。高职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应通过丰富的形式、有效的手段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那么,目前高职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的现状如何?又应该怎样进行高职语文实践活动教学呢?  相似文献   
4.
现代徐州方言的研究可以上推至20世纪30年代前期.本文利用<国语入声字与徐海入声字变读比较>的材料,得出70年前与今徐州方言入声调归派的规律是一致的:清入和次浊入主要归入阴平,全浊入主要归入阳平,比例几乎都占到80%以上.若从四声来看,古入声字在徐州方言中变读为阴平的最多,约占65%;变读为阳平的,占到20%以上;而变读为去声、上声的很少.现代徐州方言中入声字的读音70多年来是稳定不变的.  相似文献   
5.
燕宪俊 《文教资料》2009,(28):39-40
《徐州十三韵》是一部反映近代徐州音的重要的地方韵书。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该韵书的成书年代、版本问题、内容体例,以及该韵书在北方话语音发展史研究上的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钱文忠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解读三字经”时“召公、尚书、论语”等词的错误读音进行了辨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