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究青少年高尔夫球员一号木挥杆技术特点,为科学训练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应用Myswing Golf、Flight Scope Xi和Myswing Balance等设备,对20名男子青少年球员(A组12~15岁和B组8~11岁)一号木挥杆技术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①A组挥速、击球效率、球速和击球距离均显著高于B组,起飞角度显著小于B组(P<0.05)。②上杆顶点和最大内收时刻,前手立腕角与起飞角正相关(P<0.05);各时刻前臂内收角皆与挥速负相关(P<0.05)。③上杆顶点时刻,躯干前倾角与击球距离正相关(P<0.05),各时刻侧倾角与击球距离负相关(P<0.05)。④上杆顶点胸腔旋转角与击球距离、挥速正相关(P<0.05),击球瞬间两组球员胸腔旋转角、骨盆旋转角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⑤两组的启动顺序和峰值顺序正确率均较低,击球瞬间,左侧足底压力与击球距离和挥速正相关(P<0.05)。结论:①A组挥速、击球效率、球速、起飞角度和击球距离均优于B组;②A组在各挥杆阶段均保持较小的前臂内收角和合理的躯干右倾角,击球瞬间骨盆上移,有利于增加开球距离;③B组在下挥杆阶段表现出较大的前手立腕角,产生了较大的起飞角度,击球瞬间胸腔、骨盆转动过度,降低了击球效率。④动力链错误方面,A组主要将胸腔作为第一启动点,而B组则是球杆先于前臂启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