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综合类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对写作的限制是多方面的,有时甚至非常严酷。但是,作者是有灵性的,是自由的,又可以反限制,并加以超越,使写作成品更具有吸引力,发挥出语言的更大效用,以致可以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语言对写作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城镇化是我国事关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当今逐步实现城镇化的条件不仅已经具备,而且日渐成熟,全国人民一定要响应党的号召,牢牢抓住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机遇。我省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奋斗,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从2006年的27.5%提高到了2011年的35%,但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标点符号对于写作和阅读有着重要的作用,几乎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文字符号——无声的语言,无怪乎有的伟大作家写信连一句话一个字都不写,仅用几个标点符号,而对方居然心领神会,也用几个标点符号复信,这位伟大作家看了复信十分高兴,完全知道信里表达的意思。在这里,标点符号起到了代表语言文字的积极作用。 在书面语言中,如果没有标点符号,有时候使意思发生歧义,甚至让人读不懂内容,不了解意思,这样的书面语言也就达不到交流交际,表情达意的目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民工已达几千万人,约有70%以上的家庭存在留守儿童问题。这么众多的留守儿童的存在,不仅是教育的严重问题,而且也是社会的严重问题。教育要“普九”,往往留守儿童成为障碍或死角;教育要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往往留守儿童仍处于与生俱来失缺文化的自然状态。这就成了教育发展的拖累,影响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留守儿童还往往缺少父母关爱,失去受教育的权利,变得性格扭曲。心理脆弱,有的还走上消沉、堕落乃至犯罪的道路,这就成为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不能不令人忧虑。对留守儿童奉献爱心,也许这是使严重问题得到逐渐缓…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2006年曾印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时隔3年,2009年8月教育部又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简称《规定》)。后一个文件较之前一个文件,更有时代特点,更强调班主任的作用,更加具体地保障班主任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长刘云山今年4月16日在讲话中号召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这“五好”,是新时期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新时期人民理想、意志焕发出的光芒,同时也是新时期各族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全社会唱响“五好”,就能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就能进一步促使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就能加速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由对方的特定身份及其特定的语言文字含义而引起,运用有针对性的语言文字给予回应,这称之为应对文。 应对文是应用文中的一种交叉文体。其交叉性表现在文体样式的交叉性、表达方式的交叉性和实用功能的交叉性等方面。 应对文有广泛的用途和很大的价值,举凡日常应酬、工作业务、洽商复告,向上的陈述分析,向下的答复函告,乃至书信来往、信息传递、感情交流等等,都是应对文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8.
教育厅长霍健康同志撰文《理想的中小学校长与学校管理》,提出“打造‘理想的校长’”这一响亮的口号。校长是学校的旗帜,是学校的形象,是学校的方向盘,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学校事业的成败。要振兴贵州,要兴黔富民,教育是根本,校长承担着十分艰巨的使命,因而打造“理想的校长”就显得特别重要、特别紧迫、特别适时。  相似文献   
9.
2010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2011年已经到来。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一年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由衷自豪,为新的一年祖国将取得更辉煌的成就而信心百倍。  相似文献   
10.
孙应鳌的诗歌创作,其艺术特色或基本风格是儒雅纯正、深厚真切。这个特色或风格,主要从他一贯坚持正统的儒家诗教、以“理”入诗,接受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等方面表现出来。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首先,在诗歌创作中贯彻儒家诗教观念。在孙应鳌看来,儒家诗教最重要的一点是,诗的创作必须坚持“思无邪”的原则。他认为《诗经·关睢》一诗,“为修身齐家之诗”(《四书近语》卷三),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诗,这样的诗就可以“淑身心,理性情,察伦物”(《四书近语》卷五),达到诗教的目的。孙应鳌创作的诗均本于此,所以他的诗篇符合诗教要求,显得儒雅纯正,没有失之哀、淫,没有轻靡妖艳之词。他在做京官的时候,写了几首“雅颂”之诗,正是他贯彻诗教的具体表现。他为皇帝授课以后所写的《辟雍》诗十二首,就几乎同《诗经》中的“雅”、“颂”差不多,全是些歌颂升平、承欢颂德、述志抒怀的教化诗。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