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如火如荼,已经广泛的应用在社会各行各业生产当中,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如何优化计算机网络的结构与性能成为人们关心的重点,这也是提高计算机网络结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的主要手段。首先阐述了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简单的探讨了其相关管理体系,并提出了有关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明代的洪应明在《菜根谭》里说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种诗情画意,独立于荒芜构筑起一片悠然的精神家园.而我的精神家园呢?荒芜中蔓草萌芽,旋即是尘土色的静寂.疲惫地抬头,花已零落,云已翩然而逝. 我的心绪,飘忽而何方?中国学生的精神家园,飘忽于何方?  相似文献   
3.
4.
在谷歌(Google,全球最大搜索引擎)中键入关键字“师洋”,相关链接约有104万个,搜索结果中同时出现了“师洋现象”的相关搜索,显然,师洋此人已从单纯的个人上升为一种现象。他无疑是2006年选秀舞台上最令人瞩目的一位。  相似文献   
5.
早茶民俗的嬗变与广府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30年来改革开放,“早茶”的广府民俗古风在传承中的嬗变,不仅传承与彰显着广府的地域特色和广府人的地域心理,更增添现代商业色彩和都市人文意蕴,展示了城市人格和标榜出城市文化形象这样的核心文化价值。本文以广府人“早茶民俗”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广府人作为个体通过“叹早茶”而参与至公共领域这一方式进行探讨与思考,研究早茶民俗的嬗变与广府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6.
作为当前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朗读是用响亮清晰的声音语言转换书面文字语言以声释义的活动,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训练方式。而今,在新的教学形式下,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提高语文课堂上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提高朗读教学地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7.
网络作为21世纪发展迅猛的大众媒体,以其独特的交互性成为它与其他大众媒介区别之处。有广泛参与度的网络在线调查,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网络半开放公共领域。本文以在线调查为研究对象,拟从其公共领域的建构,半开放性的成因,体现的意义及局限性这三方面,试图对这个半开放的公共领域进行有意义的探讨,力求对网络上的公共领域进行有益的思考,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端正我们看待在线调查数据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长跑,是我对高中生活最深的初印象。已很久未舒活筋骨的我,不知还能否享受肆意奔跑撒欢的惬意。有些犹豫,但我还是紧跟前人步履踏上了这条路。有个响亮的声音在内心呐喊——这条路,你将走三年。晚风拂面而过,空中嗅得有隐秘的花香。白天的燥热已经退去,墨色的天空上,一颗孤星寂寥地  相似文献   
9.
长跑,是我对高中生活最深的初印象。已很久未舒活筋骨的我,不知还能否享受肆意奔跑撒欢的惬意。有些犹豫,但我还是紧跟前人步履踏上了这条路。有个响亮的声音在内心呐喊一这条路,你将走三年。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大地上掀起一场规模大、时间长、波及面广、影响深远的乡村建设运动,至30年代中期达到高潮时,参加乡村建设运动的团体已达600余个,实验点已达1 000余处.与此同时,在中国西南一隅的嘉陵江小三峡地区——北碚,也正在开展着一场别树一帜的乡村建设运动,它的主持者是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北碚这座小城,正是在卢作孚先生的大力建设下,摆脱了人民生命财产无保障、工农业生产落后的局面,成为一座中外知名的美丽城市(当时联合国地图上中国仅有的三个城市之一),并为大后方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卢作孚曾在“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一文中详细阐明自己搞乡村建设与众不同的目标:既不是单纯地搞乡村教育,也不是搞乡村救济,而是为了“要赶快将这一个国家现代化起来”,“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以供中国“小至于乡村,大至于国家经营的参考”.近八十年前,身在偏僻闭塞的嘉陵江小三峡的峡防局长卢作孚已高瞻远瞩地提出如此先进的理念,是何等令人叹服.应该说,卢作孚是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中提出“乡村现代化”并付诸实践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