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浙江舟山武港25万吨级矿石码头的生产工艺要求,介绍了该码头控制和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结构及作用。  相似文献   
2.
美国耶鲁大学音乐理论教授帕特里克·麦克科瑞勒斯(Patrick Mc Creless)于2013年10月14—16日应邀参加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分析学科博士学者论坛,并作了三场讲座。该专题讲座《19世纪美学对音乐创作的影响》通过探讨19世纪音乐美学的一些根本问题,如音乐创作中的主体性以及作曲技法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德国中心论以及美学与体裁之间的关联等问题,进而考量19世纪音乐美学对19世纪音乐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历史演进的过程中,科学发展与人文艺术绝非对立,而是有所对话、相互关联,甚至相互影响的。通识教育的目的便是增加学生的知识广度并拓展其视野,使之兼备人文艺术与科学素养,进而培养较宏观的知识基础与独立思辨的能力,以落实全人教育之理想。"音乐与X:倾听生命的回响"课程基于跨学科视角,围绕音乐与自然、文学、数学、哲学等多门学科(以X指代)的密切关系,探讨中西方音乐现象、声音现象、音乐创作和音乐思想等问题,呈现音乐文化之"奇妙景观"。该课程力图为后续进一步调整课程结构和章节设计开拓思路,也期望为音乐类通识课程解决"专"与"通"的平衡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歌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演员的表演、音乐的进行、舞美等形象化手法都致力于塑造符合作品内涵的艺术形象。温德青在儿童歌剧《布莱梅的音乐家》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成功塑造了多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形象。从形象化创作手法与歌剧的关系切入,深入分析该作品在演出形式及声响布局等方面的形象化手法运用,可以看出创作者有关受众的特殊性与音乐的戏剧性问题的思考,以及该儿童歌剧创作中形象化手法所蕴含的美学意味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几年来虽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现代的班级管理完全有赖于班主任带着新的认识,新的做法去创造发挥,去努力呈现新气象,新风尚,新成果。为此,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伴随舞蹈、诗歌、宗教崇拜的音乐作品其意义显而易见的话,那不伴随姿态、不附加诗词、不寄托宗教情怀的纯音乐作品还具有意义吗?如果有,那它的意义又是什么?我们(包括音乐学家、音乐专业人士以及非专业的音乐爱好者们)究竟该怎么听音乐?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评论音乐?我们又批评什么?五位当代美国音乐学家围绕着这些问题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举办的第六期塔尔海默系列讲座(Thalheimer lectures)中各抒己见。美国哲学家、批评家金斯利·普莱斯将系列讲座汇编成《音乐批评的五种哲学  相似文献   
7.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是巴洛克时期的一位重要作曲家,他的钢琴作品在巴洛克时期非常具有代表性,并且对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奏鸣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三部钢琴作品中的主题、结构构建策略等进行音乐修辞学探讨,可以体现出斯卡拉蒂鲜明的个人风格以及对奏鸣曲式这一体裁的探索与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