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为一名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戏剧家、诗人,布莱希特眼光独特,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在其具体创作中敢于突破传统的创作模式和传统的形式,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文艺改革措施,尤为体现在其戏剧创作当中。本文着重从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理论特征及其戏剧理论发展历程及其变化来梳理布莱希特的基本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2.
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在20世纪后期出现并迅速发展,成为当代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中新兴的文学理论流派之一。从其发展线索来看,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经历了崛起、成熟、发展的阶段。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加深了人们对边缘话语和少数裔话语的理解与认识,成为当代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医疗保险管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各国都在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进行积极的探索。我国在试点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于199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山东省于2001年才开始启动,时间较短,就目前全省总体情况来看,各定点医疗机构的医保质量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一套系统、科学  相似文献   
4.
悲剧往往体现着作者对现实更深刻的认识。被公认为"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思想集大成者的代表作之一。而在它所折射的灿烂文学光芒的阴影下,则是体现出来的作者依附于权贵,取悦于王权,为王室服务的权贵思想倾向。本文就这一思想的体现及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更加全面了解莎士比亚的思想和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5.
美国黑人戏剧起步晚,发展缓慢,影响也远不如黑人小说、诗歌,但也有优秀的作品出现.二战前美国黑人戏剧处于起步阶段,萌生后慢慢地渗透到当时的社会文化中去.虽然道路还很长远,但是那些戏剧作品也发出了自己微弱的声音,让人们开始注意到它们.无论是激进的反抗、寻根、寻求自我发展的黑人戏剧,还是相对妥协、缓和的黑人戏剧,其都有着鲜明...  相似文献   
6.
悲剧往往体现着作者对现实更深刻的认识。莎士比亚一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而其中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则被被公认为"四大悲剧",这是莎士比亚悲剧的中心作品以至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转折点,是莎士比亚思想集大成者。而四大悲剧所折射的灿烂文学光芒的阴影下,则是作者体现出来的依附于权贵,取悦于王权,为王室服务的权贵思想。本文就这一现象及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以鬼为题材的影片中,中西文化差异显而易见.西方的恐怖形象多为如下几种:狼人、异形、吸血鬼等,拍摄效果多以血腥、暴力为主.东西文化不同已被人反复论述,但是在进行东方文化这方面分析的时候,日本和中国文化常常被归为一类,因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同样题材,东方有一点十分相似,那就是多以冤魂、女鬼为主,强调的是气氛的渲染和心理上的恐惧.在这一点上中国与日本实际上又有很多不同,为了便于分析,作者主要是选取以女鬼为题材的影片,比较中日两国在对死亡的理解和"鬼"这一文学形象的创作传统,以及利用这种形象进行创作所反映出的文化心理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秀银 《广西教育》2013,(17):18-19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幸福是教育的真谛和归宿,分享在实现幸福教育中居有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组织学生有效分享,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铸就教育的幸福呢?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近作《红王妃》(2004)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和凄美动人的故事情节,继续探讨女性的生存困境和命运。德拉布尔以其特有的客观的、人性的眼光继续审视和观照女性的生活状态。在《红王妃》中作者转换叙事角度,跨越时空和国界。寓自己的声音于小说主人公霍利威尔,真实反映了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女性的共同声音。表现出了在不同困境中的女人生存的艰难和对女性理想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1944—),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文坛最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擅长描写农村妇女,偏重于对黑人与黑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刻画,歌颂主人公与逆境搏斗的精神和奋发自立的坚强性格。《外婆的日用家当》短短几千字就把黑人生活的细微片段描写得淋漓尽致,巧妙地将黑人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与黑人对于自身民族的身份认同性深入浅出地表达了出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