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联通主义作为数字网络时代催生的新型学习理论,强调以生生交互为主要形式的学习。为促进网络学习者的深层交互和协作创新,联通主义课程创设了有助于深度思考、互动联通的问题解决情境。为探讨联通主义学习中协作问题解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以cMOOCs“互联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话”第五期课程问题解决阶段12个小组的协作会话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网络分析方法挖掘协作问题解决的教学交互规律。研究基于联通主义学习教学交互模型设计出适用于联通主义协作学习的认知编码框架,通过对不同问题类型、成员构成和协作质量的小组进行认知网络差异分析和质心位移路径分析,揭示出联通主义情境下小组协作交互的相关规律:问题类型影响小组走向高层次交互的路径,成员构成类型影响小组的交互倾向与意愿,协作质量与群体交互层次和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软硬件设施的完善,使专家系统在移动应用领域得以发展.植物的识别与学习是中学阶段生物学科的重要部分,户外体验式教学是提高学生植物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基于产生式规则专家系统,本研究开发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植物识别与学习移动APP,并采用教育实验、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从软件使用情况、软件使用态度、对学习方法满意度和对自然科学的学习态度四个维度进行了户外体验式移动学习的应用研究,并进行人口统计学及移动应用学习经验等差异分析,验证了该系统对学生学习态度及户外体验式学习的满意度有积极作用这一研究假设.  相似文献   
3.
当创客遇上STEAM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的融合,为K12教育的综合实践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带来时代性的变革。对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的起源到发展进行文献调研,发现创客对STEAM教育起到优化的作用,为STEAM教育的实施提供工程案例和创新思想。对二者结合对中小学教育的作用以及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中小学缺乏健全的创客教育教学设计模式、校内创客空间建设有待完善、创客教育人才、资金等资源的不足。其未来发展和研究方向有认知学徒式培养、去精英化培养、创客教育教学设计模式、空间设计及平台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数字时代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馈素养指学习者接收并利用外部反馈信息进行学习的能力,是数字时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维度。为深入探究高校本科生反馈素养的发展现状,以某市6所普通高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构建反馈素养测量模型,并对学生反馈素养进行潜在类别分析,揭示出5种不同的学生反馈素养表现类型。同时,引入学习动机、自我效能、外部反馈类型与质量等协变量对学生反馈素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发现学生学习动机、反馈接受方式、反馈质量均会影响其反馈素养。最后,提出针对不同反馈素养类型学生的教学干预策略和发展性建议,为高校本科生反馈素养培养与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Wiki技术为远程在线学习开展实质性协作学习与协作知识共建提供了有力支撑,基于Wiki的CKB质量分析模型,将协作知识构建分为知识共享、知识联结、知识收敛三个阶段。通过案例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基于Wiki的CKB以知识分享为主,知识联结阶段学生倾向于知识同化、;知识收敛阶段学生忽略反思和迁移。协作知识构建水平受CKB构建策略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可以从CKB的社会性认知过程、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搭建“脚手架”。  相似文献   
6.
在移动技术及其应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际移动学习研究展现出怎样的图景,聚焦哪些研究主题和热点,是值得深入挖掘的议题。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集合中的移动学习文献为研究样本,使用Hist Cite、Cite Space和BICOMB等工具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发现:研究者对移动学习的认识体现出三大不同的取向,分别是平台扩展取向、认知工具取向和学习活动取向。移动学习研究聚焦为三类主题,分别是以移动学习的接受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为主的"探索"、以移动学习系统设计与应用效果研究为主的"实践"、以移动学习模型及理论框架研究为主的"反思"。这三类主题在软件技术、硬件技术及教育技术实践演进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探索-实践-反思"循环的"螺旋式拓展"研究模式。近十年移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也形成了三个主题聚类,分别是新技术应用、教学策略设计和认知过程评估,体现出移动学习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从关注技术转向关注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未来推动移动学习领域发展,不仅需要研究者在研究取向上加深认识,而且需要为教师降低开发移动应用工具的技术壁垒,还需要设计操作性强的评价工具和方法来验证移动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开放网络环境中,小组特征、教学干预等作为影响协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已引起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广泛关注,但多因素组合对小组协作问题解决的作用机制仍有待深入探究。联通主义学习是开放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学习方式,是探究知识协作与创新的重要领域。以小组内部的成员类型、学习动机、在线学习技能以及小组外部的促进者学习支持和教师指导反馈作为前因条件,小组协作表现和互动水平作为结果变量,探讨联通主义学习情境下内部小组特征和外部教学干预对小组协作问题解决的影响发现:(1)高质量在线协作问题解决是小组特征和教学干预等多维度因素组合作用的结果;(2)具有高在线学习技能与内在动机等特质的小组在协作问题解决中更易成功;(3)小组成员类型以及促进者学习支持在协作问题解决中主要起辅助性作用;(4)教师指导反馈在促进协作问题解决时比一般性的督促提醒、资源共享等学习支持更有效;(5)小组特质在协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某些小组特质的缺失可由学习支持或教师指导进行补偿。该结果启示应融入复杂系统视角认识和评价网络环境下的群体协作活动,基于不同协作目标合理组织与调整协作群体结构,根据学习群体特质灵活提供学习支持与指导反馈。  相似文献   
8.
协作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当下学习和未来工作所必备的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情境中,小组问题解决成效受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揭示复杂内外部小组特征对协作问题解决水平的作用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突破点。以科学实验探究的协作问题解决为研究情境,采用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预设型内部特征、生成型内部特征和促进型外部特征对小组协作问题解决水平的协同作用效应。研究发现:高水平问题解决表现受小组内外部多重条件共同作用,具体表现为协作关系助力下的性别均衡型、教学干预助力下的性别均衡型、教学干预主导下的组内异质型、教学干预主导下的关系紧密型四种条件组态;小组性别比例均衡、异质程度高是重要的预设型内部条件;协作关系良好、施加教学干预可弥补预设型内部条件不足。基于此,从协作前、协作中、协作后提出协作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9.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完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的重要方面,已成为推动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呈现出在内容层面将信息化素养作为评价要点、在形式层面通过信息化平台支持评价创新、在方法层面注重运用智能技术促进流程变革的发展样态。然而,技术赋能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也面临着评价理念异化偏离、技术开发能力薄弱、基础资源建设失衡、数据开放难以实现、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等现实挑战。在教育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行动中,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赋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优势,应当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秉持科学的教育评价理念,形成体现人文价值的评价文化;二是持续完善智能技术应用,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全流程变革;三是夯实基础性支撑,提升薄弱地区信息化评价实施能力;四是构建数据开放共享协同机制,完善个体隐私保护措施;五是出台保障性政策与技术标准,推动评价活动科学开展。  相似文献   
10.
新一代认知科学认为,人类高阶心智能力最先是从社会文化情境中的人际交互获得的,群体认知可以被视作小组成员协同交互的过程性表现,个体间的分布式认知系统通过群体交互实现个体认知和群体认知的联接。协作脚本作为群体交互的约束与指导,影响着小组成员的角色扮演与认知发展。协作脚本中的角色互动融合了个体特征与群体文化,能够将小组成员的认知参与充分外显,为理解和表征群体认知提供了新的视角。面向群体认知的三层级角色互动分析模型,从角色展现、角色协调和角色结构三个层级来诠释协作脚本中的角色互动。角色展现分析旨在深入描述与呈现小组协作中的多种生成性和脚本化角色;角色协调分析主要从时间维度呈现小组成员角色转换、行为模式的形成与演化;角色结构分析重在从空间尺度上展现不同角色在互动中发展的关系网络与认知网络。对角色互动进行深描,需要从质性与量化研究的双重视角,融合多维的分析方法,不仅分析角色的当前状态,还要呈现其协调过程与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