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硅胶GF254板,分离冷水花80%乙醇提取物中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两个萃取部位的化合物,分别以石油醚-三氯甲烷-丙酮(5∶0.5∶1)、石油醚-三氯甲烷-丙酮(2∶1∶1)为展开系统,对上述两个萃取部位进行薄层色谱研究.实验得到的冷水花药材各萃取部位的薄层指纹图谱斑点清晰,能有效鉴别冷水花药材.  相似文献   
2.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1-2006),对乌当区10个典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水质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乌当区农村饮用水源以地下水为主,主要供水方式为分散式;除集中式饮水及个别分散式饮水水源地水质为Ⅱ级,其余为Ⅳ至Ⅴ类水质。结论:乌当区农村多数饮用水源水质较差,仍需加强本地区饮用水源水质的改进及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初步考察贵州湿生冷水花、粗齿冷水花、纤细冷水花的化学成分.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方法对以上三种冷水花的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进行鉴别.经检测发现,这三种冷水花中可能含有多糖、皂苷、多肽、还原糖、鞣质、有机酸、香豆素、黄酮类、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为贵州冷水花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酮类化合物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中草药中,由于其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及抗茵等活性,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其资源,综述了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药理作用、合成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百尾参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百尾参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平板打孔法,通过测定抑菌圈研究百尾参不同提取部位的抑菌作用。结果:百尾参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结论:百尾参根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了冷水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分离出56个峰,鉴定了其中的30种成分,占挥发油的90.14%,其中主要成分为烯类化舍物(9个)占挥发油总含量的48.29%、脂肪酸类化合物(7个)占挥发油总含量的13.10%、醇类化合物(5个)占挥发油总合量的9.51%,其中多种成分具有药理活性。通过对冷水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为其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百尾参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百尾参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平板打孔法,通过测定抑菌圈研究百尾参不同提取部位的抑菌作用。结果:百尾参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结论:百尾参根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