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社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作为传媒类专业基础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也面临着困境和挑战。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使文学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运用紧密结合,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盖伟 《传媒》2014,(20)
正微电影以"微"区别于普通电影,体现在微时长、微制作及微投资,近年来更是出现了微电影的专业制作机构,使得其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展壮大,成为商业、艺术及传媒领域的时代宠儿。《2013年中国微电影发展报告》指出,据估算,未来五年内,微电影行业产值可达数百亿元以上。《泡芙小姐》《11度青春系列》《老男孩》等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在网友中产生巨大反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并带来巨大商机。微电影之所以具有文化中的符号象征价值,很大程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计算机病毒已经渗透到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与畅通,研究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盖伟 《文化学刊》2015,(3):125-127
《两岸书》是台湾著名诗人痖弦和大陆知名散文家杨稼生长达二十多年的书信集,承载了海峡两岸两位老人深厚的友情以及他们对于文学的执着和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坚守,更承载了海外游子那浓浓的乡情、弥坚的友情和柔软的亲情。读《两岸书》也让我们体味到了在当前比较浮躁的社会环境下的一种宁静与平和,看到了两岸之间精神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5.
"苦孩子"出身的刘庆邦对民间人物喜怒哀乐价值判断与道德标准都了如指掌,三十年来一直坚守着以平民的立场书写底层人性的闪光点和劣根性,表现出他对国民性的极大关注。文章试从对看客的描写、对底层宗族势力的审视、对宿命论的批判以及对民间固有法则的批判四个方面来分析刘庆邦作品中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和对底层民众的关怀。  相似文献   
6.
马斯洛提出的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说明了人由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的过程,而当人的需求无法满足时,就会造成欲望的过度膨胀,人性中恶的因子就会展现出来,从而酿造悲剧。以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性的膨胀忧思为己任的当代作家刘庆邦,在其作品《神木》和《哑炮》中,向我们展示了底层矿工在物欲和爱欲无法满足下人性泯灭的救赎与回归之路。  相似文献   
7.
在《兄弟》中,余华并没有减弱和放慢现代主义的探索的步伐,继续捍卫和坚守先锋文学的精神理念,深刻地探索并书写人与世界的尖锐对立的主题,拷问人的悲剧性存在状态,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余华继续书写“内心真实”和“社会真实”,并深入人的本能世界,发掘荒诞,追问人和世界的“本质”。余华的书写无疑拓展了文学表现的纬度和丰富了文学思考的向度,并捍卫了文学的尊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