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石家庄市居民心理和谐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和体现。自我和谐和主观幸福感可以作为心理和谐的衡量指标。本研究随机抽取1257名石家庄市居民为对象,以《自我和谐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为研究工具,运用SPSS统计软件,调查分析了石家庄市居民心理和谐现状,结果表明:性别因素对石家庄市居民心理和谐程度无影响;年龄、学历、职业、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和身体健康状况对石家庄市居民心理和谐程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引导和启发式的心理干预方式,可以在心理育人工作中发挥积极的补充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充分发挥心理委员这支学生干部的桥梁作用,在班级同学之间开展朋辈团体心理辅导.这种实践模式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教育理念,培养了学生"自助—互助"理念,弥补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提升了心理委员...  相似文献   
3.
如何对心理干预机制的效果进行评价,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影响我国心理干预工作不断深化的进程。笔者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对高校心理干预机制评价进行初步探索,提出从心理干预机制的建设状况和运行状况两方面进行评价的标准。这对于检验心理干预工作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监督作用,对于合理的设计和实施心理干预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据调查,高校大学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的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各地高校均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纷纷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干预机制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但效果各异。本文以唐山地区为例,对目前高校学生心理干预机制建设工作进行了调查。并做出了客观的分析与评价,为高校学生心理干预机制创新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干预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很多,但总的来说,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实用的高校学生心理干预的工作机制。本文以唐山地区为例,对目前高校学生心理指导与干预工作给予了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并提出"显性干预"、"隐性干预"新概念,对建立一套具有全面性、全程性、实用性的高校学生心理干预机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