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西方结构主义诗学认为,语言学中二项对立的原则是人脑思维产生意义的基本动因。对于在创作中处于想象与直觉状态的诗人来说,一个个意象的出现仿佛都是即兴而偶然的。其实,情感的逻辑和诗人思维中两种因素的区别与对待构成的二项对立结构,却在无意识中引导诗人营造出一系列意象群,从而使诗歌意象呈出现有机的生命的形式。时间与生命的二项对立,正是陶渊明《杂诗》等诗歌意象的深层结构。诗人在时间与生命的矛盾、对峙、抗争、妥协、和解与冲突中生发、扩展、构造了一系列诗歌的意象。  相似文献   
2.
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审美的(即智慧与欢乐的)人生态度和完善人性。智慧的人生态度也就是引导学生超越有限现实,学会从生命终极意义与价值的层面来理解、领悟人生,欢乐的人生态度就是让学生在功利追求与人生意义和乐趣之间保持平衡。现代文明对人性的片面开发、培育使人性遭到割裂和失衡,审美教育可以恢复心灵的丰富、完整和和谐状态,并在审美移情中培养人性中珍爱生命的素质和情怀。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朝大部分象征意象表层象征物本身具有一定的独立自足性,其象征意义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形成一定的审美空间。其优秀的象征意象常常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诗人自我精神、境遇、人格、命运以及诗人心灵中双重自我的无意识投射;“转蓬”等象征意象表现了生命追求归根反本的时代的集体无意识和生命飘泊孤独的人类的集体无意识。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代,伴随着人们对“诗缘情”的艺术本体的自觉认识,艺术的形式美逐渐获得独立的价值。魏晋人萌生了把诗歌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的思想。审美情感在“形似”中寻找内形式,语言声律构成文学艺术的外形式。他们对艺术形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文学的外形式上,总结出比较完备的声律理论。但由于脱离缘情本体,又导致了声律对情感的桎梏与悖离。  相似文献   
5.
论《玉台新咏》的女性化审美特征祝菊贤《玉台新咏》是梁代宫廷文人徐陵根据梁简文帝意旨而编辑的一部诗歌总集。在这部诗集中,诗人抒写了百千种哀艳之情。有那么多的诗人去揣摩和感受女性的苦闷与寂寞,欢乐与柔情,去体验想象女性丰富而隐秘的内心世界。从文化的角度看...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朝诗歌中的感兴意象表现为两种类型,这就是即目写心的感兴意象与临空构景的感兴意象。感兴意象来自诗人在非自觉意识中主体情感与物象的异质同构,意象生成的无意识投射使感兴意象具有深隐曲婉、多义而开放的审美空间。感兴意象一般在空间的组合中结构意象,空间性增加了诗歌意象的视觉特征和绘画性。魏晋诗风向南朝诗风转变的突出标志就是诗歌意象从音乐性向绘画性的演变。  相似文献   
7.
论魏晋南朝诗歌中的比喻意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喻意象是诗人在物与物、情与物之间创造、设置、构结出的一种新的关系。刘勰将《诗经》到南朝的比喻意象区分为比义和比类两种类型。魏晋南朝的比义意象是索物取象以类比诗人的思想感情与意念;比类意象主要是对外在声响色貌的比拟,其中有的是缺乏主体心灵因素穿透的技巧性牵合,有的则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魏晋南朝诗人还创造出具有派生和扩展功能的比喻意象,而且出现了比喻意象中比喻关系淡化,本、喻体融合,从而向广义的隐喻转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8.
一、“名、形”范畴的历史发展“名、形”是先秦已有的概念。在先赛名家那里,“形”揩客观事物,“名”指对事物的语言命名,所谓“白马非马”、“高坚白”之论,主要是从逻辑学角度对命名与事物概念的关系加以探讨。在先秦儒家和法家那里,“形”依然措外在的客观事物(包括社会事物),“名”的内涵则超出了逻辑和语言的含义,是指伴随着语言命名而产生的政治、礼节、法律、道德等所有人类的文化行为及其结果。(隋书·经籍志)云:“名者,所以正百物,叙尊卑,列贵贱,各拄名而责实,无相、借监者也。(春秋传)曰:古者名位不同,节文…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朝诗歌中的感兴意象表现为两种类型,这就是即目写心的感兴意象与临空构景的感兴意象。感兴意象来自诗人在非自觉意识中主体情感与物象的异质同构,意象生成的无意识投射使感兴意象具有深隐曲婉、多义而开放的审美空间。感兴意象一般在空间的组合中结构意象,空间性增加了诗歌意象的视觉特征和绘画性。魏晋诗风向南朝诗风转变的突出标志就是诗歌意象从音乐性向绘画性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
刘勰认为,万物(包括人)生命自然的形式是美的形式产生的根源。他对学语言形式生命特征的把握表现在:其一,论述了学作品结构具有生命同构的有机整体性。其二,推崇学语言形式的飞举之力与圆转流动之美。这是生命形式的运动性、节奏性以及在多样统一与变化中求对称平衡等特征在语言形式中的表现。与先秦“中和”趋于静态的稳定平衡之美不同,“风骨”强调一种富于动态的飞举流动之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