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左翼戏剧虽然带有严重的程式化痕迹,其二元对立模式也为人所诟病,但是从戏剧人类学的角度考量,左翼戏剧更像是一种民众祭祀形式:在左翼戏剧内部隐藏的献祭图式,一方面建构了左翼戏剧的本体,消解左翼戏剧的悲剧性;另一方面又迎合大众政治宗教化的心理,使得艺术成就不高的左翼戏剧能够从戏剧场域走向公众视域,成为大众狂欢行为。  相似文献   
2.
"易装"为我们营构两性一体的暧昧审美状态,而通过易装达到的"性别越界"的世界更是带有一种"躯体狂欢"色调,<男王后>的特异之处在于其不仅"易装"更是"易性",在宋明理学扭曲人性的时代,其呈现的是对礼教的颠覆,对人性本质的彰显.  相似文献   
3.
当下粉丝实践早已随着媒介形态的变化而破除传统"狂热无脑者"的刻板形象,逐渐向积极的意义生产与共享者角色转变.而粉丝在探寻"破圈"的行动中,延续了意义盗猎与情感性联盟特征,以进一步获得自我表达与价值输出的权力.本文以游戏IP电影《征途》为例,考察游戏粉在参与电影生产过程中的"破圈"行为.粉丝的积极参与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突破圈层且进行文化输出的新渠道,但由于商业电影,普通观众与游戏粉圈的意图与倾向差异,以及文化圈层的潜在等级性使得这次行动未能成功,粉圈"破圈"仍在征途.  相似文献   
4.
受到"主体思维"的桎梏,人们始终无法摆脱机械性、简单化的窠臼,简单地把教师和学生分成主体或客体,无论是以教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室模式依然存在主体的权威和控制,双方无法展开平等对话,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中,依托巴赫金对话理论,试行双主体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可以避免由于一方过于强势导致另一方失声的窘境,达到知识互相建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相声”被冠以“剧”之名,成为相声剧,明显地演员从相声中的“叙事”身份,转变为代言角色。在这转换过程中,除艺术本身的缘由外,台湾传媒亦对相声剧的生成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藉由传媒之助力,“相声剧”之名为大众所接受,进而在学理上得到确定,推动了相声剧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业的快速发展,网络招聘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雇主企业和求职者的青睐,各种行业类和地方类招聘网站呈现跳跃发展的态势。但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网络招聘还远远滞后,仍处于培育期。同质化、创新能力低成为人才网站最大的瓶颈。本文就当前招聘网站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试图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悲剧由娱神转为娱人,形式与结构及构成要素越来越繁芜复杂,格罗托夫斯基对戏剧的构成部分进行精简的同时,西方戏剧工作者重新把目光投向奥林匹亚回响的秘仪,在现代悲剧中不断增加仪式因子,希望通过仪式形式的运用,原始仪式的复归,重构戏剧的精神仪式功能及对戏剧的建构,古老悲剧的精神仪式在现代社会重获彰显。  相似文献   
8.
在以“曲”为本的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及批评中,隐藏着可喜的潜流,即对戏曲“戏剧性”及“综合性”的关照.当“戏剧性”作为评价标准置换“音乐性”这一评价标准,并对戏曲艺术作出“整体性”审视时,戏曲评论亦由“曲论”嬗变为“剧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