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学生发现知识、探索奥秘,从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在现实的情境中,学生才会感到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魅力,因为有了情境,数学课堂教学就会焕发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呢? 一、情境创设要有趣味性 案例:教学“人民币的认识”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买过东西吗? 生:买过! 师:同学们买东西,不管买什么,都需要用到—— 生(异口同声):钱! 师:关于钱,你了解了哪些知识?(生各抒己见) 师: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刚才一位同学提到有古代的钱,也有现在的钱.谁知道,我们中国现在用的钱统一叫什么? 生(异口同声):人民币.  相似文献   
2.
缪健 《教育文汇》2014,(11):21-22
“对不起”是学前儿童对社会规范中文明礼貌知识和习惯的认知内容,是我们用来表达歉意,而且是表示真心愧疚的话。而在幼儿生活中,“对不起”这句话已经被有些幼儿当成了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变成了他们做错事后的“挡箭牌”。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事实证明: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通过这些活动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次的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纵观小学科学的课程内容,有许多诸如自然现象、宇宙天体、微观世界、地球地理等只是呈现和表述,而且往往内容介绍大多限于文本形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学习共同体"理念引领下,对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梳理,在学科学习活动中,对所发现问题开展多轮次实践研究,短周期、多角度地探究了"小学生科学探究共同体"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6.
缪健 《科技文萃》2001,1(1):88-89
李云迪,一位年仅18岁的中国青年钢琴家,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这是经历了十五年两届第一名空缺后令全场评委完全信服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与三年级学生讨论"什么是果实"时,他们的回答有:很多水果是果实;果实能提供丰富的营养,我们平时要多吃……更多的回答是列举实例"某某是果实"。他们的这些回答都是基于日常生活形成的认识。科学教育教学非常强调帮助学生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建构科学的概念。那么,如何引导孩子们建构比较科学的"果实"概念呢?笔者在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的单元中,单独以"植物的果实"为题展开了一个课时的学习活动,本文就以  相似文献   
8.
缪健 《语文天地》2016,(5):14-1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科技类文章教学具有较大的难度。主要原因是科技类文章缺少散文式的意境,缺少记叙文那样的内在联系线索,而且所讲述的内容和学生生活联系相对不够紧密,有些甚至是学生知识中的空白部分。因此,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开展科技类文章阅读,不仅要讲究技巧方法,更要巧妙设计,使学习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一、提前熟悉教材,广泛搜集基础信息科技类文章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重视学生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人的生命有多长?生:计量不出来。生:要看身体情况。生:要看实际情况。生:人可以活到八十几岁,我曾祖母就活了八十六岁。生:也有人只活了三十几岁,出车祸死了。师:那是意外。生:有的小孩一生下来就死了。生:我看过有的资料说我们人的平均寿命是七十几岁。师:同学们知道人活着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吗?生:(大部分学生脱口而出)呼吸。师:所以,老师有一个判断:生命就在呼吸之间。同学们可以对老师的这个判断谈谈你们的理解与评价吗?生:警察枪毙罪犯,犯人死了,就没有呼吸了。鼻子捂住,没有呼吸人就死了。生:电视里的人被谋杀后,警…  相似文献   
10.
缪健 《教师》2014,(18):82-83
探究是小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探究共同体的概念早有提出,文章重点探讨其在小学科学学习活动中成型发展的建构过程以及培育方式方法,可见科学学习活动能够赋予探究共同体非常广阔的发展和研究空间,而成熟的探究共同体也有助于推动科学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