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华书局影印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是文史研究者常备的重要文献,其中的《春秋左传正义》更是研究相关文化史实的必备之书。北京大学出版社以中华书局影印之阮刻本为底本,出版了《十三经注疏》的标点本,并以简繁两种字体先后于1999年和2000年印行,为研习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然其中的《春秋左传正义》存在诸多不当之处,现予以考校以资研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感"补义     
一、引言一提到"通感"人们多会联想到钱锺书先生的《通感》的精辟论述。钱先生着重从文学批评和修辞学的角度对中国古诗文中通感的描写手法作了精辟的论述;一些大型语文工具书也收录了"通感"一词,如《汉语大词典》中对"通感"的释义为:"修辞手法之一。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  相似文献   
3.
古典文献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之一,多媒体辅助在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古典文献的含义、有效拓展学习空间、增强直观的教学效果与培养学生学习古典文献的自主性、明确古典文献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史记》在借人明史时灵活运用反复修辞,在昭示人物命运、揭示人物心理、活化人物形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体现出一种自觉的叙事策略,并在具体运用这一策略时融入太史公本人浓烈的情感,多方面提升了人物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中华书局2013年9月出版的《史记》修订本是原1959年点校本的升级本。在校勘方面,修订本择善本予以全面校勘,并在校改时注重内证,对某些歧义较大的问题在校勘记中提出重要的证据,多闻阙疑,不轻易改字,忠实于底本。精审的校点使得《史记》修订本亮点纷呈,修订本也因此面貌一新。  相似文献   
6.
芮文浩 《文教资料》2011,(14):109-110
张元济先生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史记校勘记》是极为重要的学术著作,商务印书馆整理本的出版揭示了《史记》的众多异文,然整理本摘《史记》之文时有讹误,张元济先生的校勘成果尚存可商之处,整理本亦有新误。  相似文献   
7.
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的故事最早见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世据此再创作的作品众多,其中,现代作家张恨水的小说《凤求凰》便是据此进行再创作的新篇之一。小说注重在特定的环境中突出卓文君的形象,简化了原传记中的辞赋文章,并对司马相如本传中原有的人和事作了相应的改易,精彩演绎了文君与相如的爱情故事。再创作后的《凤求凰》在文本建构、人物形象塑造、故事基调设置与故事结局安排等方面均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使得《史记》卓文君故事原有的小说因素得到了进一步彰显。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的<春秋左传正义>标点本存在文字及句读上不当之处,其原因或源于阮本误刻,或源于影印不清,或源于印刷时排印错误,以及择取文字的标准不一.  相似文献   
9.
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的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向来为学者所重,然其注疏之文时有讹脱,所附《尔雅注疏校勘记》亦多有失误,现就相关问题献疑十则供研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恨水《水浒人物论赞》是针对《水浒》七十回本的评论著作,在话语形式上,张恨水的论赞对金圣叹的《水浒》评点话语有着自觉的继承,在评论方法、评点理论以及某些观点上对金圣叹的《水浒》评点均有所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