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当前,我国大学生逻辑能力培养存在逻辑课程教学缺失严重、部分课堂逻辑精神缺位明显、社会逻辑能力培养氛围淡薄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用在大学普遍开设普通逻辑课、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开展多种逻辑能力应用实践、在中小学国民教育体系中适当添加逻辑教育内容等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善鑫博士从工作至今一直致力于民族教育研究.在他博士论文成稿前后我就曾感受过他对民族教育研究的执着,聆听过他对此非凡的见解.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他的专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课程政策实施研究--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已于今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近26万字的文稿渗透了他对民族教育研究的拳拳之心.本书及民族教育研究的诸多成果,不仅得益于各位学术前辈的引领和指导,更是他个人对于民族教育的长期关注和认真钻研的结果.倾心拜读,掩卷而思,囿于我对民族教育的陋识,以一孔之见贻笑方家.  相似文献   
3.
正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公民道德建设的政策方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了一个在人们关注着学生的体育技能发展与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而往往被疏忽的要求——即"社会适应目标"中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其中,体育道德即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  相似文献   
4.
全球史观是当今史学发展的新趋势之一,这种新的史学编纂理论与方法是对传统世界史中"欧洲中心论"的颠覆.全球史观不仅给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高中历史新课程在借鉴和吸收全球史理论的同时,还应当做好历史的分期、课程内容的选取标准以及课程的编排方式等问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5.
苏向荣 《快乐阅读》2013,(11):109-109
我们常说,学习的过程就是把书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的过程。“把书由薄变厚”就是要“深入”,要学会对物理概念、规律的反复分析、琢磨。许多学生反映物理难学,不好理解,面对着一道道的物理题,就像是雾中看花一样,没做题时似懂非懂,一做题来完全不懂。就是因为没有“深入”或不够“深入”,“把书由厚变薄”就是要“浅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把书由薄变厚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太厚了,就会超负荷,承载不起。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但在哲学家看来,无非是物质或精神;而在生物学家看来,无非是动物或植物。可见,只要我们学会发现其共性,找出其本质,便都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学习也正如此。“深入浅出”是学好物理的法则,接下来我说说具体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本次课程改革中,也以开放的形式走向了中学历史课堂。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无法与当前的课程改革相适应。因此,历史新课程呼唤着一个新的、开放的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7.
8.
教学论基础研究3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论的理论基础研究是对教学论的元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教学论基础研究经历了引进与重建、深化与反思和实践性变革三个阶段,逐渐形成了哲学、教育心理学、美学和社会学四大主题和开放的理论结构。教学论基础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三:马克思主义教学认识论的发展、教学论基础的结构和本土化理论的构建。教学论基础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教学论的基础理论与理论基础、传统与现代、借鉴和本土化三大关系,实现教学论基础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由男女两性组成,在分工与合作中共同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前进。但在农业生产时代,男子承担着更繁重的劳动而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后,社会的主流话语体系就逐步被男性独霸,女性则成为“弱势群体”,集体失语。进入工业社会后,在创造社会财富上,女性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宋云彬是近现代历史上的“文化名流”,在革命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历史教育做出过重要贡献。他的历史教育思想,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普及历史常识、传播唯物史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三位一体的历史教育目的观;二是详今略古的中学历史课程观;三是倡导情、技、道相统一的历史教学观。宋云彬的历史教育思想,与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具有相互构建的性质,对今天的历史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