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雪红 《学前教育》2004,(11):14-16
人类个体发育有着漫长的不成熟期,通常称之为儿童期。在这一时期,游戏是最适合儿童的一种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基于活动需要儿童之间自主交往结成了游戏群体,即自然游戏群体。作为儿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儿童游戏活动实现了对儿童与儿童自然游戏群体的双向建构:既建构群体交往关系结构,整合多极主体的交往共同体,又建构参与游戏交往活动的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课程概念看文化与课程关系之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与课程的概念奠定在人类文化活动历史演进的基础之上。对文化与课程的能动性的认识,有助于我们超越仅将文化视为课程内容之源泉的简单认识,从而深刻把握二者从观念、内容到过程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化观念影响课程理念,文化形态影响课程内容及实施方式,课程作为独特的文化形态对文化具有选择、整合、变革作用。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失落与当代的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儿童自然游戏群体中的游戏交往实践无论是对于个体还是社会而言,都具有生产性,它生成儿童的交往理性和主体意识,以及儿童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笔者通过人种志考察和控制比较后发现有二:一是造成儿童传统自然游戏群体失落的根本原因是基于人类生存实践的交往实践的变化;二是我们需从历史生态的视角审视传统自然游戏群体的时代局限性,教育中致力于培育丰富而和谐的交往生活.创设自然与人造环境相宜的儿童游戏场所,合理利用新旧游戏资源.给儿童适度的自主和支持.重建儿童的交往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预成论与生成论之争:历史溯源与教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学领域发育思想的演进过程来看,预成与生成观念的演化表明二者处于复杂生命系统解释的不同层面上.发育的预成是指遗传决定的种系发育模式,是生命个体得以发生的前提,具有保守性;生成则指发育模式与环境相互作用使发育现实化的过程,二者不是对立的范畴.以此观照儿童发展理论中的预成说与生成说、发展阶段说与网络生成说、天性与教化等观点,也就可以发现对立的双方实质是互补的,共同指向在对儿童内在可能与天性的尊重中实现为人的教化.  相似文献   
5.
城乡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构建的相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的构建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思路,它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实践.论文论述了城乡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学前教育体系发展的现状,并对城乡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构建的相关问题做了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7.
人际关系是儿童社会生活的核心,而师幼关系是幼儿园场域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好的师幼关系是教师与儿童相互依存并彼此成就的共生型关系。在共生型师幼关系中,教师是儿童生活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更是教育过程中的终身学习者。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基于儿童成长需要,在流动变换的教育情境中灵活转换自己的角色,付诸相应的教育行为,支持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同时,教师通过与儿童的密切互动,向儿童学习,理解儿童,并进而理解儿童教育,从而获得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想象作为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长期以来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对想象存在贬视和误解。在柏拉图开启的西方理性主义身心二元论传统中,想象被视为最低等级的心灵状态,是感性与知性之间的中介。康德提出了想象力作为“先验”能力的新概念,使想象从逻辑上成为经验建构的潜在基础。在整个20世纪,胡塞尔开启的现象学想象哲学从更广泛的本体论意义上对想象进行了较为彻底的研究,将想象视为一种呈现和创造现实的构成性力量。巴什拉和梅洛-庞蒂突破意识哲学,通过考察儿童时期身体与世界原初接触时的物质(元素)想象开辟了想象本体论的新路径。儿童想象是身体与周围世界建立原初的深层互动关系并不断生成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对世界陷入更深层次的情感关涉的过程,想象因此成为一种与世界相亲的存在方式。这些研究启发我们,儿童教育亟须确立想象的本体论价值取向,守护儿童想象的时空,支持儿童游戏对想象的生动呈现,从而为儿童建构良好的想象生态。  相似文献   
9.
考察苏霍姆林斯基的学前教育实践中所蕴涵的学前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儿童和儿童教育。他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所表现出的教师职业信念、以教育爱为核心的职业素养、进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教育生活方式以及基于儿童生活的教育观等诸多方面,对当前中国的幼儿师范教育、幼儿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儿童研究等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n个顶点的树记为T,连通图的Wiener指标等于图G中任意两点的距离之和.本文在引用文献[1],[2]两个引理的基础上,根据Wiener指标的计算公式及变换方法给出了具有第三大和第四大的Wiener指标的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