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专业背景、智力水平、社会经济地位等,分层次的个性化教育是提高大学思政课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力方法。  相似文献   
2.
3.
宋代笔记小说中的女鬼故事,常见受虐而死的妾婢鬼魂找主母复仇的情节,看似荒诞不经,实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妾婢的人间生活.鉴于主母在家庭中的支配性地位与妾婢的边缘性地位,妾婢的生存状态总体比较艰难.其中,妻妾关系总体上充满争斗,主母虐待妾婢的现象常见;妾婢也有一些反抗行为,以姿色邀宠于男主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斗争策略;当然,也有妻妾和谐共处的记载,不过,这种情况是否普遍,是值得怀疑的.  相似文献   
4.
范梦 《中国教师》2013,(14):14-16
小学生的心理处于快速、协调发展的时期,小学阶段是促进智力发展、形成和谐个性、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好时机[1]。小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教师是小学生的重要他人,对小学生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因此,小学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要求和高质量。但目前,我国出现了"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5.
范梦 《科教文汇》2009,(13):8-8
教学改革中,教师难以内化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出现了教师文化的冲突与适应问题。教师培训是解决教师文化冲突和适应的根本道路,但是在现有的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必须用新课程的精神建构教师培训的新思路,尝试探寻教师培训促进教师文化适应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处于改革攻坚阶段,道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始终是个常问常新的话题.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曾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道德标准,对西方现代社会道德体系的形成起到奠基作用.当前,《道德情操论》中有关行为合宜性的理论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的指导者,其自身师德表现直接影响到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德育素质。"80后"高校辅导员群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学历高,知识丰富。但由于该群体的自我意识较强,在师德问题上,也表现出这个群体的弱点。加强"80后"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十分重要。要根据他们的实际特点加强师德培养和指导,帮助他们培养完善的人格,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以加强"80后"辅导员的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8.
反思性教学的思想源于杜威的《我们怎样思维》,后经萧恩的大力推动,如今影响了很多国家教师教育研究,并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反思教学是促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首先,由于教育情景具有重复性,行动前的反思,是教师对以往教育状况的回想,使教师对各种可能性作详细的了解,计划所应该做的准备,以及对行动的期望,形成一定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措施,这一措施在有效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促性和谐校园建设的同时也存在着违约风险高等问题。本文以广东G大为例,探讨学校在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中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