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玉刚 《学习之友》2012,(11):20-20
文化产业的带动效应非常大。举一个非常通俗的例子,卖烤翅的地方可能卖烤翅是不挣钱的,而是靠卖啤酒挣钱。文化产业的盈利点和卖点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卖点在一个文化内涵,但盈利点在带动效益。  相似文献   
2.
试析海德格尔技术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德格尔诗意拯救的思想反思了技术,是对技术及哲学问题深层的透视。他分析了技术时代无所不在的意义危机,并提出了解救的可能性。海氏的技术之思以其创见性、启示性为我们昭现了一片意义空间,为技术美学回归自身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非线性观是系统思维的重要观点之一,它以“永恒的新颖,永恒的惊奇”为其外在表征,这一特点契合了文学批评活动的创造性机制,批语家,作家、文本之间的良性互动使文学批评活动呈现出万千姿态,使文学意蕴叠呈,文本处于开放状态,文学价值重估,进而使文学活动处于动态的共时性的复杂系统中,这是非线性观在文学批评活动中的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实现文化繁荣必须有效化解导致三个不同步现象的深层矛盾,特别是背后文化观念和文化思维的落后,三个不同步现象表征了文化发展的时代困境。走出困境的思路是文化表达的自由和文化意识的自觉。只有培育民族文化根基、建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发展铸魂,为民族复兴重构精神家园,才能在多元文化激荡中形成具有鲜明价值观的高位态的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5.
从技术美角度探讨庄子技艺思想的审美内涵,可以看出:技术与艺术源初的涵义是同一的;庄子描述的技艺活动,其意不惟在技,而是向“道”提升。庄子技艺思想的现代意义在于遏制技术的非人性并向美提升。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文明史意义,既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了精神独立自主的价值根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灵魂和底蕴,是引领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思想指南;同时,也以其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弘扬和诉求文明价值的相互通约与文明互鉴,为徘徊于历史十字路口的人类文明跃升启示了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文化理念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把握达到了历史新高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了文明型政党和文明中国形象。经由“第二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使中华文明成为现代的,有效贯通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和中华文化主体性,巩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在根脉和魂脉的有机统一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自觉肩负新的文化使命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在人才,而人才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文通过分析西部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人才发展空间等,阐述了人才回流西部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为促进人才回流应加强科技教育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8.
阐释“新美学”流行的语境及其出场的历史的现实的机缘,结合美学思想史对其作了剖析。大众文化语境中美的内涵及显现形态发生了转向,以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当下社会运作的“组织原则”。就其精神风格而言,它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修辞;究其价值底蕴,这种新生成的美学受制于现代技术(技术—审美的),它借助技术揭蔽的力量大肆流行。表面的审美膨胀掩饰着内在价值的迷失和“乏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厘清文化产业内涵和范围及特质基础上,具体阐释了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以及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在分析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极其困难后,提出了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10.
“民间网络舆论场”改变中国舆论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传媒业特别是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我们已进入“传媒社会”的新时代。新媒体引导下的时代是一个泛在的时代。泛在时代的传播特点,往往是点对点或一点对多点的传播方式,具有网状和弥散性特点.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和无序性.传播速度呈“爆炸”式,极易迅速产生集聚与放大效应,形成网民情绪高密度的舆论场,这已然改变了中国的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