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安排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关于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知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其知识分布在各个学段。因此,我将小学阶段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知识集于一体,制作了“平面·立体”多用演示板,适用于1~5年级的数学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对平面图形的直观认识,更能将平面图形转换成立体图形,让学生直观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而且极大地更新了人们的观念,使教学插上了高新技术的翅膀.作为小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培养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3.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热”的部分要求学生“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并开展“调查材料的导热性能”的活动.为了在课堂演示实验中让学生更加清晰形象地观察到各种现象,笔者动手制作了教具“热传递及导热材料导热性能演示器”.该教具最大的特点是,控时、单列演示或可并列演示、成功率100%、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教学中,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重要基础。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需要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给学生建立起基本的概念,形成基本的表象。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选择12根棍,8个球,6块面板可做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帮助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将长方体的两组棱制成活动的,可伸缩,  相似文献   
5.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热”的部分要求学生“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并开展“调查材料的导热性能”的活动。为了在课堂演示实验中让学生更加清晰形象地观察到各种现象.笔者动手制作了教具“热传递及导热材料导热性能演示器”。该教具最大的特点是,控时、单列演示或可并列演示、成功率100%、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的确,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思,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课堂已成为凸显学生主体、弘扬学生个体的舞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