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刊1979年第一期、第三期先后发表蒲喜明同志的《“前置宾语”说是不科学的》和宋玉柱同志的《关于宾语的位置及其它》两篇文章后,陆续收到一些来稿进行讨论。由于稿挤,未能及时刊登。现仅将蒲喜明同志和符达维同志的来稿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2.
“前置宾语”说的弊病,虽然丁声树、吕叔湘等同志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曾有所指摘,但并没有被大家接受。多年以来,在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分析中,仍然存在着这种“前置宾语”说和相应的分析方法。不少现代汉语语法书和语法讲义上都那样写着、那样讲着。但是,我认为,这种“前置宾语”说和分析法是经不起推敲,经不起语言实践检验的,是不科学的,应当用合理的分析法加以代替。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语法学界对疑问句的认识深化了一步,不再把这类句子只笼统地称作“疑问句”,而是作了进一步的细分,分为“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正反问”(《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称为“反复问”)四种。这是一大进步,因为这样细分有利于更好地揭示每一种疑问句的表意特点和使用特点。在这四种疑问句中,最有特色的是“正反问句”。它变化灵活,有丰富的表达形式,很值得研究,对“正反问句”如何进行结构分析,也值得研究和重视。本文就正反问句的特点、变化情况和结构分析等谈点初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从语法角度研究“暗中更换主语”现象并总结其语法规则,实是步入了误区。暗中更换主语的本质是修辞,是以不产生歧义为条件的得省之处即便省的修辞形式  相似文献   
5.
“无标点语句”是指一连串句子而中间不加任何标点符号表示停顿的一种行文格式。它的出现有其社会背景和自身的价值,应把它纳入修辞格,定名为“急语格”。它具有渲泄愤激感情,表现人物尴尬处境和矛盾心情,勾画人物内心活动,加强语势使语义凝聚等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6.
说错别字已泛滥成灾,也许有点夸张,但现在的错别字,也实在是太多啦。在市面上,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把“豆腐”写成“豆付”,把“副食烟酒”写成“付食烟(氵九)”,把“白糖”写成“白(米广)”,把“餐厅(馆)”写成“歺厅”、“餐(?)”,把“发屋”“发廊”中的“发”繁化为“(?)”。“停车场”是各旅游点必有的设施,但一看牌子,却是“仃车场”或“仃(?)(?)”或“仃车(?)”,  相似文献   
7.
在语法知识的教学中,兼语句是一个难点,为了便于讲清楚基本概念,一般都只举一些比较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但在实际的语言中,兼语句有的则表现得比较复杂,有的甚至复杂得给句子的结构分析提出了新的问题,需  相似文献   
8.
在语言的动态运用中对表频率的同义副词“再”、“又”作动态分析,揭示出这两个词具有时态意义和褒贬意义。区别“再”、“又”的时态与褒贬两种意义作用,了解它们反映的语用规律和本质,可更好更准确地使用这两个同义词。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结构助词“的”的用法,目前的语法书中所谈到的有四种:(1)用在定语之后作定语的标志,如“中国的命运已经完全掌握在中国人民的手中了”;(2)附着在词或词组的后边,组成“的”字结构作主语或宾语,如“应该注意的还是要注意”、“骑马的过去了”、“我要那个红的”;(3)附着在联合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糖啊豆啊饼干啊的摆了一桌子”、“买了些文具纸张什么的”;(4)和“似”组成“似的”,再和别的词语组成“……似的”的比况结构,作定语或状语,如“锦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语言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结构的复句,对这种复句,似乎还没有人进行过研究、说明,现把它提出来说一说,以补复句研究中的一漏。下边就先举两例作简要的说明: (1)站起来向外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鲁迅《孔乙己》) (2)老汉抬起头,是官渠岸徐寡妇的三姑娘改霞。(柳青《创业史》) 这种复句的特殊之处,在于上下两个分句之间,乍一看时,似乎彼此不连,给人以断裂之感,好象后边的分句是突然接上去的,但一细想,又感到前后还是有内在联系的。造成断裂感的原因,是下分句暗暗省略了有关的动词。如例(1)的第二分句可以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