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文化差异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语言差异的影响始终存在。英汉翻译时,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语言表达法的不同,可译性总是相对的,可译性限度是绝对的。英汉语言修辞性词语的选择、词语的语义色彩、情态与语气是造成英汉翻译可译性限度的几个主要方面。认识英汉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探索两种语言在深层意义上的对等,摆脱语言表层的约束,将不可译性转化为可译性,是提高英汉翻译质量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文化差异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语言差异的影响始终存在。英汉翻译时,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语言表达法的不同,可译性总是相对的,可译性限度是绝对的。认识英汉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探索两种语言在深层意义上的对等,摆脱语言表层的约束,将不可译性转化为可译性,是提高英汉翻译质量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蔡季愚 《成人教育》2011,31(3):110-111
文章从多方面分析了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困境,结合相关理论及实验数据,提出了适合当代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按照一般理解,心智培育应包括人的思想、情操和智能诸方面。英语教育和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而学生在掌握英语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心智培育。许国璋先生曾精辟论断:"工艺是人用自己的智能去创造自然所未给之物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的出现距今不过20多年。一般认为是葛传榘首先把“中国英语”作为一个严肃的概念提出来的。他在指出Chinese English和China English的区别时认为:“各国有各国的情况。就我国而论,不论在旧中国或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我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从此,“中国英语”的提法已渐为中国学者接受并不断地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6.
按照一般理解,心智培育应包括人的思想、情-操和智能诸方面。英语教育和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而学生在掌握英语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心智培育。许国璋先生曾精辟论断:“工艺是人用自己的智能去创造自然所未给之物的本领,培育这一创造性智能的是教育。教育的范围超越工艺,它旨在培育一切创造性智能,尤其是抽象思维的智能,包括通过哲学、语言学、心理学去培育心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