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有关解决问题的教学,我常反思自己在教授解决问题这一教学内容时的教学行为。如何把握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训练成为我上好这类课型的最大难题!还记得以前教学时,我重视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  相似文献   
2.
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廉价政府"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节官"、"节支"、"节事"和"节制"的"节约型政府"理念,对我国以"节约型政府"建设为关键的节约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有真正的精彩。在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关注学生在三维目标上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是无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生活观尽管没有把生活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加以系统论述,但蕴含着包括生活的属人性、生活的关系性、生活的交往实践性和生活的过程性等内容在内的丰富的内涵。至今它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依据,为包括我国正在探索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提供了理论指导,并指明了“以人为本”、“回归生活”等实践方向,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塑造人文精神作为历史教育主题和指归,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作为社会文明的理性积淀,人文精神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文章从和谐的角度重新解读人文精神的内涵,并针对当前社会人文精神和谐缺失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塑造人文精神作为历史教育主题和指归。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8.
在《哲学的贫困》一文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前人理论的科学总结,尤其是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的生产力理论,即资本生产力理论的直接批判和吸收并不断突破其局限性的基础上,形成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它不仅赋予生产力更加鲜明的哲学意义,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而且通过对生产力理论所蕴含的包括生产关系的阶段性、人自身也是生产力、生产力既是历史运动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是实现社会更替的动力等丰富的唯物史观的探索,为整个唯物史观奠定了科学而坚固的基础,从而使它成为科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已成为影响、制约人们生存、活动和交往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一个业已处在全球化浪潮中的现代“全球公民社会”,做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的蕴含的世界公民思想的揭示,联系现实的各种实际,提出了培养世界公民意识的可能性、必然性和必要性,并试着提出培养世界公民意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如何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学校德育工作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德育的实效性的提高,需要吏新教育理念,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一体化推进,需要不断改进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