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农村寄宿制学校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现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办学模式,其产生的主要源由是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实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日益呼唤导致农村学生数量逐年减少、农村教育结构性矛盾凸显、"两基"普及困难重重等问题,迫使农村学校急需扭转办学走入困境、水平亟待提高的堪忧局面,尤其是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更是势在必行。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实行寄宿制学校教育形式的确是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总方向。因为它能有效地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新农村建建设进程;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使这些孩子也能接受系统的教育,便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还能极大地解决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少、规模不大成本高、教育教学质量低、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更能有力地保障农村远距离走读学生面临的安全问题,让家长放心地从事生产劳动等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