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墨子节用思想研究基础上概述其理论要点,界定为传统政治经济学,以现代诠释学作不定向与定向理解,进行当代合理有效的价值转化。基本原理是政治主张决定经济作为,政治主张有普遍爱护、组织运作、主体诉求、希望成就与共同分享理念,经济作为在人口、劳力、时限、生产、分工、分配、消费诸方面。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区域形象是一个地区的宝贵资源,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区域形象建设任重道远。为此,新一届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用务实发展树立务实河南形象"这一形象建设思路,这一思路对于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树立"务实河南"形象,加快河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现代社会提倡的适度消费观,考察和分析墨子的节用思想,从中吸取其关于消费理念的合理因素而扬弃其消极成份,并通过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融贯和转化,增益社会消费生活行为的理性内涵,传承优良传统和助推人类生活的理性消费,进而分析我国目前存在的部分过度消费行为和提出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4.
邬昆如先生在其《人生哲学》一书中,全面探讨人从如何活到为何活的心路历程。本文对此书的特色和不足之处分别加以点评。  相似文献   
5.
近三年来,我国大学生婚恋观及其教育对策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本文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对该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和层次、研究内容、影响因素、婚恋观教育对策以及研究不足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的开展和交流。  相似文献   
6.
《道家与中国文化精神》[1](以下所引仅标页码或章节)是1996年立项、2001年结项的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集成性著作,它由崔大华先生主持与统稿,汤漳平、徐仪明、王中江、高秀昌、鲁庆中和安继民六位学者共同参与完成,并以哲学的基本理论为体和其他学科形式为用的结构编排而展开对道家思想文化的系统论证。该书所依托的历史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概况,基本线索是先秦原始道家思想尤其是老庄思想,关注重点是老庄思想和传统文化相互渗透、影响,论证目标是要彰显道家思想文化的历史性存在和社会价值。该书认为,道家思想文化的核心精神呈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思想体系和文化形态,并以此进行现代学科的尝试性探索,进而阐述对现代生活的真实性感受。该书共五章,首述道家思想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并立的思想体系的相互关联,而后着重考察它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的实际影响以预示其转变要求。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探讨进口矿产品检验监管的风险及其管理,建立进口矿产品检验监管风险管理办法,通过风险信息收集、风险因素分析进而风险评价,采用分类管理手段进行风险处置,确保实现"快速通关、监管高效,服务见效"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8.
《庄子》中塑造了许多的残疾人形象,这些形象都包含有很深刻的寓意。或说明“无用“的好处;或表达庄子内心的痛楚;或控诉社会的黑暗;或强烈赞美“内充之德“的崇高。庄子通过这些形象来表达他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