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这种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不断的提升。在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一课中,笔者为教师的个性教学所折服。一、巧妙整合情境,为教学奠定有效的基础(上课之前,一位听课教师问这节课上什么内容)师:你们想猜一猜吗?  相似文献   
2.
医患关系的双方分别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患者及其监护人、近亲属。医方和患方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既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又有普通民事法律关系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强制医疗关系体现了强烈的国家意志,是国家与相对人之间形成的行政法律关系,不属于医患关系的范围。医患之间也不存在无因管理关系,因为缺乏重要的构成要件。医患关系的主要类型是医疗合同关系和医疗侵权关系,当两者发生竞合时,权利人可以选择一种责任向对方提出主张。  相似文献   
3.
归责原则是确定责任成立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影响责任的构成要件和举证责任的分配等侵权责任法中的重要问题。首先介绍了归责原则的形成、发展和重要性,然后对银行客户给予特别保护的观点进行了理论解释,最后得出结论,即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认定银行侵犯客户金融隐私权的责任。同时,为了平衡双方的利益,对银行在这一归责原则下的免责事由进行讨论。这样的制度设计加重了银行一方的责任而对客户进行倾斜保护,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现实中双方的强弱对比关系,对目前随处可见的银行泄露客户隐私的现象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兼语文教师,一直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要践行好这句话的内容,要当好一名班主任,需要付出自己的真心诚意,需要付出自己的满腔热情,需要付出自己的无私爱心,甚至需要付出自己的青春年华、毕生精力。  相似文献   
5.
当前,很多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在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是发展学生智能,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所谓学法指导,通俗地说,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即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通过适当而有效的途径,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起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选择、运用和创造正确的、个性化的学习方法,从而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由  相似文献   
6.
说到教学情境的创设,会有许多人想到特级教师黄爱华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创设的“猴子分饼”的精典情境.的确,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如果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自我意识中以为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的话,我们也就会步入情境认识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五岁的女儿在电影院候场。今天放映4D电影,到影院来的孩子很多,大厅里很嘈杂。突然女儿手一甩把奶茶弄翻在坐椅下。雪白的奶茶在灯光的映照下格外的刺眼。引来了行人的纷纷谴责。清洁工来了,很是恼怒,奶茶翻在地毯上是很难清理的。年轻的母亲一边红着脸解释着,一边拉过了女儿,严肃地跟女儿说:“你看,就你一个简单的动作——手一甩,给阿姨带来了多大的麻烦呀!快给阿姨道个歉。”  相似文献   
8.
学科自身特点决定了构造地质学具有较强的哲学性,因而哲学性思维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付诸实践。本文从构造运动的时空特征、辩证性思维、系统性及复杂性4个主要方面阐述构造地质学科的哲学性思维特征,并结合学科内容,探讨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与贯穿哲学性思维的方法,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小学生而言,通过对各种丰富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寓德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观念和习惯,是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教材内容呈现的主要形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教学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那么教师如何在品德教学中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经验,下面试从四个方面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90年代新生代写作、新写实写作、女性私人化写作为对象,论述其写作倾向最严重的表现就是审美想象力的丧失而沉溺于日常生活的庸俗和私人欲望中。指出其摆脱困境的可能性在于把写作实现为充满审美想象的“进入历史的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