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对多媒体技术基本特征的分析出发,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介绍了一种研究阻尼振动的方法,并测定了描述阻尼振动特性的参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一九九九年滨州地区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的考查内容比例和易、中、难比例,对物理试卷(Ⅱ卷)进行了抽样统计;并且针对学生答卷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对今后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三点建议:1.加强概念和规律的教学;2.注意分析、归纳、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3.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5.
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本质属性的概括。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在丰富的感情知识基础上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对于每一个物理概念都有其严格的定义,以示物理概念之间相区别。所谓的概念易混现象是指物理学中许多概念存在着某些相容或相似性及人们认知结构存在着某些缺陷而造成了对物理概念的混淆。易混现象的存在使学生难以准确地掌握物理概念,影响了对所学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若学生对物理概念不理解或理解不全面,就很难掌握定律、定理、公式的深刻涵义,对所学物理知识难以融汇贯通,难以开展抽象思维活动,难以进行正确的判断与推理。从而使学生感到学习物理枯燥无味,丧失信心,至直厌学。因此,认真剖析物理教学中概念易混产生的原因,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对学生在物理学课程学习中“概念易混”现象产生的原因 ,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提出了克服此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将理想气体等熵的表示形式及麦克斯韦关系加以适当变换,得出带有启发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