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问题的提出 一直以来.培智学校都沿用了普通小学分科课程的教学模式。分科教学轻学科间联系,各学科内容之间相对脱节、孤立,不适合于中度智障儿童的认知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认知风格是个体在信息组织和加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习惯方式,场依存性认知风格也是体现个体差异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修订的<镶嵌图形测验>分别对在培智学校就读的部分轻度、中度和重度智力落后儿童进行测量,分析智力落后儿童场依存性认知风格的倾向类型.从测验的结果看出智力落后儿童大多倾向于场依存性;智力落后儿童的场依存性的认知风格与他们的智商水平不相关.同时本研究还针对智力落后儿童的记忆力、专注力等缺陷对测验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智障儿童行为问题矫治与支持策略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障儿童由于自身缺陷加上外来的压力,常常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此外,可能是因为沟通的不足,让常人难以完全了解他们出现这些行为问题的真正原因。通过对一名自闭症的智障儿童的自伤行为研究和分析处理,较好地减少了这位儿童出现这一行为问题的次数,也帮助其建立了正面的替代行为。同时,也使对智障儿童或自闭症儿童经常出现行为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在这次的个案研究中,是从目标行为出现的次数、时间、情景、处理的手段及效果等方面收集有关的资料,并分别从行为功能的分析、制定处理的策略、评鉴行为处理计划的效果等方面开展研讨工作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对于今后的处理智障儿童行为问题的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智力落后学校课程设置应“体现先进的特殊教育思想,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智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智力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启智学校社会适应课程就是在相关教育法规和政策的指导下,充分考虑本地区社会环境的差异和本校生源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等各方面因素,自编形成的校本课程。这个课程以促进智力落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为目的,因此称之为“社会适应课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