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苏轼是我国宋代的著名文人,他融会贯通儒道佛三家思想,文化性格丰富多样,并形成一套独立的人生处世哲学。他的性格魅力倾倒过中国无数文人,并在思想、文学、政治多方面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以苏轼黄州时期著名散文篇目《前赤壁赋》为核心,结合其政治生活经历及相关作品,从庄子论辩艺术与佛教思想影响,浅析苏轼超越人生痛苦之道。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以湘西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在叙述中隐藏着一股忧郁与哀愁的情绪,这种哀情的背后则是埋藏在沈从文内心深处的逃亡意识,从沈从文的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体验,以及在作品中的唯美表现方式,探讨沈从文作品中的逃亡意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普通高校传统乒乓球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论述基于翻转课堂实施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通过形成“一台一群一号,三足鼎立”的教学格局、组建兼职助教队伍、重置课程教学环节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分层施教、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等途径实现基于翻转课堂的普通高校乒乓球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王维是中国盛唐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也是一个多才的诗人,诗歌创作水平与其佛教思想和音乐、绘画等多种艺术才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从王维的代表诗篇中的离别诗、相思诗和山水诗的创作艺术特点和手法入手,试探讨王维贯穿其创作始终的忧愁感和对于人生世界忧愁哀伤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2020年12月17日,来自科技情报研究一线的40余位读友来到中国电科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参加主题为"技术研判——事实与迷雾"的第53次情报科学读书会。电科集团战略委李晨委员热情致辞之后,情报与数据研究部刘凌旗副主任主持并介绍了五位主题阅读报告专家。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吴晨生研究员分享的题目是《芯片、声表面波研判——事实与信息迷雾》。吴晨生指出情报的地位表现之一就是对重大问题发声,并结合芯片制造和表面波测农药残留的案例讲述了在实践中对"没有迷雾的迷雾"的情报研判,重申树立杜元清所提"好情报,靠惦记"意识的重要性,阐明情报工作思维的基本路径是"现象—原因—规律—预测—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