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最可宝贵的财富.正是借助了语言和文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才得以顺利交流,也正因如此,笔者认为,无论时代如何进步,不管科技如何发展,教会学生充分发挥语言和文字的功用,永远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而要完成这一重要任务,语文教师没有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难以做到.  相似文献   
2.
《窦娥冤》是关汉卿戏剧的代表作。作品紧扣“冤”字,设计了错综复杂又主次分明的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1、针线紧密,前后照应;2、主次分明,绝不旁逸;3、转合自然,勾连入理;4、有张有弛,波澜起伏。  相似文献   
3.
画家罗宁     
罗宁,陕西西府扶风人氏,人物画家,美术评论家。出身农家,少时贫寒,尽历生活艰辛,遍尝人间苦辣,当过美术教师,办过艺术报刊,主政陕西国画院多年,当下头衔为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4.
电大走向基层,面向大众,以特色求发展的道路,要特别重视三个方面的建设:1、加强电大系统网络的建设;2、进一步完善音像教材的建设;3、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关于《陌上桑》主题,过去许多人认为是揭露统治者荒淫无耻的面目,表现秦罗敷反抗权贵的高贵品质的。我们认为,在《陌上桑》里,使君并不是一个荒淫无耻之徒,他同作品中的“行者”、锄者”等一样,是为衬托罗敷的美而服务的。《陌上桑》在歌颂罗敷美的同时,主要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相似文献   
6.
在《红楼梦》创作上,曹雪芹无论写人还是写物,普遍运用了“画家三染法“的表现手段:先出其大概,再经两三次皴染,就使对象跃然于读者的心目了.曹雪芹的这种描写方法既符合人们认识对象的规律,又经济而富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