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道德选择中的权变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变是人们在进行道德选择时需要时常面对的一个复杂问题 ,所以正确理解和对待权变 ,是人们进行正确的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前提。中西思想史上 ,关于权变问题曾出现过多种不同的理论。所谓权变 ,就是人们在特殊情境中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利益损失 ,或者为了维护更大的道德价值 ,对自己所认可的某项道德准则所采取的背离行为。权变具有多方面的特征。权变发生的情境可概括为非必要代价情境和准则冲突情境两种 ,相应地 ,权变也可分为非必要代价型权变和准则冲突型权变两种。对待权变 ,既要承认其必要性、合理性 ,也要有批判和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章学诚的学术伦理思想有其积极合理之处。他第一次把学术伦理提升到决定学术发展命运的根本因素之一的位置 ,从而使学术伦理问题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专题。这显示了他的高度的理论敏感性。就其具体观点和主张而言 ,也多有可取之处。但在我们肯定章学诚学术伦理思想的积极价值时 ,也不能讳言相反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是董仲舒提出的重要命题 ,在后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对于这一命题的真正含义 ,自古以来就存在不同理解 ,进而导致了对于命题的不同评价。事实上 ,这一命题所处理的 ,不是社会道德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 ,而是个体行为的道德选择问题 ,因此 ,命题的本义是要求人们严格遵循封建道德 ,抑制自身的私欲 ,使个体私利服从于社会道德和社会整体利益。作为处理个人私利与社会道德、社会整体利益之间关系的一项一般原则 ,该命题至今仍有积极价值 ,值得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 ,教师职业道德应该有新内容 ,但新的师德要求应该是什么、如何进行概括提炼 ,却是一个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思路是 ,从分析教师管理体制的特征入手 ,弄清新体制对师德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立师德要求的基本内容。教师管理体制的改革 ,使社会价值理想、诚信和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凸现出来 ,成为师德要求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5.
一种社会体制、一个伦理体系,都可以理解为一种用以抑制恶行、使人更好相处的制约体制。确立制约体制可以遵循不同的思路或原则:有的强调内在的、单向的、集中的制约,有的则强调外在的、双向的、分散的制约。从这个角度看,公民社会、公民伦理是外在的、双向的、分散的制约原则在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上的体现。这一观点有助于我们在有关公民社会、公民伦理的众多不同理解中把握公民社会、公民伦理的本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