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研究从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个年级中选择了二级以上水平男运动员20名,他们从事掷标枪训练的年限在三年以上,基本上可以通过测试发现专项训练导致的训练效应。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如下:年龄:(21.22±2.01)岁,身高(178.40±4.03)cm,成绩(54.21±3.14  相似文献   
2.
赵新涛  董小儒 《精武》2012,(10):85-86
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射击队在比赛前总是要按照要求制定详尽的运动员个性化参赛方案,并在比赛过程中贯彻执行,在各类世界大赛中取得了辉煌战绩,其是研究程序化参赛理论最详实的案例。当前,对于程序化参赛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从理论层面上对程序化参赛基本内容、流程设计和过程控制进行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将程序化参赛理论应用到体育术科考试中去,使教师和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对各环节有进一步深刻的认识,从而重视考试中的各个细节,整个过程达到程序化,最终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同时也是一次对程序化参赛理论的实践和探析。  相似文献   
3.
1、理论上突破速度障碍的可能性 1.1理论上讲,突破速度障碍是可能的。因为任何技能的形成无一不是在大脑皮层的条件反射,并形成动力定型的结果,这些结果在空间特征上固定下来,在时间特征上也固定下来,而这种定型在消失程度上快慢不同,时间比空间快,空间特征相对稳定。这样,在训练过程中就应去破坏时间特征,从而使速度障碍得到突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