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1.
南宋浙东学派领袖陈亮所著《龙川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意蕴,它包含着陈亮的日常生活情致与热爱祖国的情怀。《龙川词》蕴含的情感不仅能够涤荡一己生命的人性,充分滋养读者心神,从另一角度来看,其中也包含着浓厚的政治意识。《龙川词》所体现的豪放与婉丽两种风格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因此而对其进行贬抑或者忽视都是没有充分理解陈亮风格而导致,因为这只是他不同的思想意识在文学中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2.
“赋诗言志”是春秋时期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它广泛应用在上层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无论是在人际交流、欢歌宴飨,还是在宗庙祭祀、外交礼仪、甚至在战场杀伐间,都能听到诗的唱和应答.本文试对春秋时期赋诗的方式、作用做出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3.
《山海经》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自古号称奇书,但所记往往难以理解,常被后世人斥为荒诞不经,甚至连屈原也不得不发为《天问》,司马迁也曾感叹说:“《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山海经》并非真的如通常认为的那样荒诞不经、飘渺离奇。本文对《山海经》的神怪做出分析,并对其成因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由于存在意象而产生了词,那么词也由生发意象将之逐步升华到美的境界当中,基于艺术的客观角度对意象进行研究,也就是对美感境界组成的一种特别重要的艺术质素的研究,如果词的意象显得鲜明那么诗人的个性风格就会得到体现。辛弃疾与苏轼两位文学大家所著的词在浩淼的文学历史长廊当中有着不同的意象,本文选取意象的角度,对这两位文学大家词的意象所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