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8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边霞 《幼儿教育》2001,(11):15-15
我们的研究表明,美术欣赏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良好艺术素养的形成,而且对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一、有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在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接触到不同历史年代和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的材料,也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社会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人类复杂情感的材料。它有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帮助儿童积累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2.
边霞  郑梅 《幼儿教育》2002,(10):24-27
人的喜、怒、哀、乐等丰富复杂的情感常常被艺术家典型地、强烈地表现出来,观赏者则通过对艺术品的凝神观照和读解,识别情感,产生共鸣,加深对人生中各种复杂感受的体察,获得审美享受和情感的陶冶。幼儿年龄虽小,却也体验过各种情绪情感,产生过各种各样的感觉,其中欢乐、愤怒、恐惧、悲哀通常被认为是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情感,更是幼儿所熟悉的。南京师范大学边霞老师设计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感觉”单元主题活动安排了十个活动:①自由谈论和表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感觉;②快乐与伤心的感觉;③愤怒、生气的感觉;④安静、祥和的生活;⑤劳苦的生活;⑥轻松自由的感觉;⑦热闹的场面和感觉;⑧害怕、恐惧的感觉;⑨热烈的感觉;⑩画家风格鉴赏。本期选登其中的②③,下期将选登其中的⑦⑧。  相似文献   
3.
边霞  郑梅 《幼儿教育》2002,(11):22-25
活动三害怕、恐惧的感觉一、活动目标 1.欣赏蒙克的蛋彩画和石版画作品《呐喊》,体验作品表达的紧张、害怕、恐惧的情感。 2.学习画家的表现方式,临摹作品。  相似文献   
4.
生态式教育是指以一种生态的原理和方法来思考和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策略.在生态式教育的视野中,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各种活动的开展,人际的互动,环境的设置等都应形成和保持良好的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5.
生态式教育是指以一种生态的原理和方法来思考和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策略.在生态式教育的视野中,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各种活动的开展,人际的互动,环境的设置等都应形成和保持良好的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推广和普及公益、普惠学前教育的背景下,构建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但目前,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区域、城乡间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差异较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财政总量不足且结构欠合理,财政资金流向不均衡;普惠性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总体质量有待提升,师资不够稳定;政府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的认定标准重硬件轻软件,缺乏动态监管和质量评估标准;相关政府部门协同合作机制没有有效发挥等.为提升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水平,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治理:构建以公平为导向、以特惠先行为重点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健全结构合理、成本分担、公平普惠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机制;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切实加强师资保障;重视质量标准认定,强化过程性动态监管,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完善各相关部门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7.
生态式教育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思考和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在生态式教育中,教育目标和内容、各种活动的开展、人际互动、环境设置等都需形成和保持良好的生态关系。本文所选案例即是我们实践探索中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8.
本活动是我们“现代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课题组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个片断记录。这一活动的目标为:欣赏《缠线》,使幼儿感受画面的色彩、线条和构图所传达的温暖、适意的情绪;通过与《拾穗者》的对比,体验画面表现出的寻常百姓日  相似文献   
9.
边霞 《早期教育》2004,(7):10-12
个性化的艺术教育是<纲要(试行)>所倡导的幼儿艺术教育思想.它强调给予每个幼儿平等的艺术教育机会;关注和尊重每个幼儿的独特个性及生活经验,相信并承认每个幼儿具有各不相同的艺术潜能;视幼儿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张激发幼儿在艺术学习中的主动性;鼓励幼儿积极实践,并运用自己喜欢的、独特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从而获得个性化的艺术感受力,使自身个性化的审美情趣、艺术潜质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在个性化的幼儿艺术教育中,每个幼儿将形成和发展自己独特的艺术能力,他们将喜欢,而且能够用自己手中的五彩画笔、用他们稚嫩的声音、用并不标准却颇有感染力的身体动作,为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境界——有感于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7年赴南通参加李吉林老师主持的原国家教委“九五”重点课题“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开题会以来,每想起或谈及李老师和她的课题,总有许多感触,这些想法如果能够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境界”。李老师“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全面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