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采用间歇时间再分配训练法与传统训练法进行离心训练,对比训练中的动力学表现,探讨间歇时间再分配训练在离心运动中的作用效果和生理机制。方法:11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在非连续的两周内进行不同训练安排的离心训练。传统组为每组10次重复,共4组,组间间歇为95 s。间歇时间再分配组为每组2次重复,共20组,组间间歇为15 s。以等速肌力测试仪采集的力矩和总做功作为动力学表现评价指标,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采集局部氧含量数据。以RPE评价主观疲劳程度。利用Excel和GraphpadPrism 5进行数据整理,利用SPSS和JASP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传统组相比,间歇时间再分配分组法对训练中的肌肉发力能力具有保持作用(P<0.05),但总做功未见明显组间差异(P>0.05);可致组织氧饱和度显著下降(P<0.05),但总血红蛋白浓度和RPE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结论:间歇时间再分配训练可提高大强度离心训练中的动力学表现和运动负荷,并增加肌肉的耗氧量,提高训练刺激。训练中的疲劳水平与传统训练相近。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下肢爆发力测试评估盲人足球运动员运动性肌肉疲劳的效率,将12名中国国家男子盲人足球队运动员选为实验对象,采用专家访谈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研究假设“下肢爆发力测试是评估盲人足球运动员运动性肌肉疲劳水平的有效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运动员下肢爆发力成绩与运动性肌肉疲劳水平(采用T/C值判定)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P=0.012<0.05,r=0.863>0.70)。实验结果证实了研究假设,证明下肢爆发力测试是一项省时省力、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以生理指标评估运动员运动性肌肉疲劳的评估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即时知晓结果的优势,特别适用于资金相对短缺的运动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