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教学主张是教师基于自身教学实践,通过经验总结和理论建构而形成的,能够发挥一定专业影响力的教学认识.形式表述、理论表达和实践表现构成教学主张的基本样貌.通过提炼和运用教学主张,教师的教学认识从经验形态上升为理论形态,教学实践从自在走向自觉,教学影响从个体成功扩展到群体成功,从而更有效、更广泛地发挥教师的专业影响力,推动教师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名师.专业阅读、理论思考、系统表达是促进教学主张形成,加快名师成长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青春励志教育电影《三傻大闹好莱坞》其中蕴含的是对于自我真实灵魂的寻找,找到真实的自我,意味着的不仅是对自我生命样态的肯定,同时也是自我灵魂的一次提升和放飞。也是施展学生个性,培养我国创新人才的题中之义。同时这部电影给予处在教育制度下的中国的家长和教师当头棒喝,使他们反思,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龙安邦  范蔚  金心红 《教育学报》2013,9(1):121-128
采用问卷法对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进行调查并构建归因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小学生在总体上学习压力未显过大,初中生、高中生学习压力过大现象比较普遍;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压力过大的学生比例随年级升高而显著增大;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压力高于城市学校学生;学习压力在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上对学生存在双重消极作用;学习内容压力、考试压力和社会压力是学习压力的三大来源,家长压力和教师压力对学习压力也有显著影响,其中考试压力在学习压力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中介角色,而"工具性教育观"是造成学生学习压力的深层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西南地区农村学生学校适应性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西南地区农村学生对学校基本适应,但在不同方面有所差异,其中生活适应较好,教学适应较差;女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比男生更适应学校;学生的学校适应性随年级升高而下降,主要受教师教学、自身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影响。要提高农村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化解农村学生的学业危机,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教会学生与人相处,引导学生与同学建立良好交往关系;加强对男生的管理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的家庭养育方式、快餐型社会文化和"知、考"式学校文化在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制约着创新人才的成长。人本身蕴含着破解创新人才成长之环境制约的本能基因,应通过实施挫折教育和成功教育、兴趣教育和问题教学、理想教育和自主学习等激发人的生存发展本能、探究求知本能和自我实现本能,以促进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使创新人才的成长获得持续的内在动力和实现途径,真正破解环境对创新人才成长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教学知识的理论化、教学化和技术化是名师工作室中教学知识发展的三大机制。名师工作室经历,有助于提升研修教师教学知识的理论化水平,并倒逼名师的教学知识理论化。名师与研修教师的交流具有师带徒的性质,教学知识在交流中转变成为教的教学知识和为学的教学知识。名师与研修教师均在名师工作室中进行教学知识技术化,其中名师遵循验证性技术化路径,研修教师遵循探索性技术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人文性探究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灵魂。探究性阅读教学中人文性探究是以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为探究目的,在以读、思、辩、感为基本探究环节的探究过程中运用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探究课文中的事、理、意、情,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人生境界得到升华。指向人的内在心灵的提升与完善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区别于科学性探究的最大不同之处,也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9.
"保育"起初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但近年来,在农村中小学产生的"保育上移"现象对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实施范围、实施类型和实施取向等方面都阻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是:突破政府安全责任下放、家长保育责任逃离和学生依附心理等导致"保育上移"现象的因素,通过政府与学校合作进行新农村建设、家长与学校合作承担保育责任以及学生与教师分担安全责任。这些策略和措施可以消除"保育"风气的消极影响,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在农村学校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0.
"非指示性"阅读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不是随意的,而是存在着"两维度、双主体、三次选择"的机制。在这种机制的选择作用下,"非指示性"阅读教学内容凸现出文学性与人本性、开放性与自由性、探究性与创造性等特点。这些教学内容的特点与教学的价值追求如张扬自我的学生需求、唤醒真我的教学过程和自我实现的教学宗旨产生价值共振,从而使"非指示性"阅读教学张扬个性、弘扬人性的功能得以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品质得以彰显。彰显人文是"非指示性"阅读教学在内容选择上的根本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