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剧作的杰出代表。无论是主题的表达、情节的设置处理,还是典型人物的性格刻画,都深刻地表现了作者洞察生活的深度和表现生活的力度,体现出作者高度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众多意象中,草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意象。草意象自形成以来逐渐发展定型为离别相思的审美符号,为历代文人所使用。由于草意象意蕴的不断丰富和深化以及表达方式的多样、审美情感的积淀,草意象的审美效果不断增强。了解草意象的审美符号功能及其表达方式,可为解读古代诗歌作品提供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宋代题山水画诗中,诗人们或描绘画图中锦绣的山水风光与宁静安闲的田园生活,借以表达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对国泰民安的歌颂与企盼;或借题画之笔,反映社会政治现实,抒写报国之志及忧心国事、哀于丧乱之情,表现出对民族命运和祖国前途的热切关注。即使在赏画题画之类的文艺活动中,宋代诗人们深沉的爱国情结亦昭然在目。  相似文献   
4.
"子猷访戴"是宋代诗画中的热门题材.在宋人题"访戴图"诗中,诗人们或触画生羡向往画境,或咏叹故实发表议论,或借题发挥感慨人事,或评议画家称美画作,既注情于画内,亦寄怀于画外,不拘一格,诗情画意相得益彰,极大地延展了画作的意蕴,同时也丰富了子猷访戴故事的内涵.宋代诗画艺术中的"子猷访戴"热,是特定的时代风气和士人风气所致,亦与宋代文艺风尚及山水画艺术本身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6.
月亮,圆缺不定而又生息不已,触动着人们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考,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历史意识以及无限的人生感喟,成为古代诗人们思索不已、探求不止的永恒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饱含着诗人意绪的月意象对理性的张扬十分突显,具体表现为:对永恒生命的崇拜,对光明美好的追求,对宇宙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现实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7.
秦观的词具有独特的绘画美学特征。秦词中的画是一种由“线”的勾勒和“点”的泼洒构成的写意画,其凄清淡雅的色调美、烟水迷离的意境关以及画面的流动美,体现了秦观柔婉、幽微的词人之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东坡词意象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东坡词意象在组合方式上,有复合式、并列式、递进式;在色彩运用上,有直接用颜色词者,有不着色而色在其中者;在审美特征上,有浪漫型、禅意型、哲理型、时空跳跃型。正是苏东坡在意象选择和运用上的成功实践,奠定了他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张五郎信仰体现了梅山文化与汉文化及诸多少数民族文化的互渗融合,展现了梅山文化族群的成长、发展与迁徙历程,表征了积极吸纳先进文化、崇尚自然、血性拼搏、坚韧霸蛮等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歌中草意象的生成原因@钟巧灵$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湖南株洲412007~~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