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咏物诗在发展过程中,其托物言志传统至六朝时渐被专事咏物所取代。在此期间,竟陵八友咏物诗的创作无疑是最突出的。他们对咏物诗的突破与创变与汉魏以来的士人精神嬗变及文学观念的演进密切相关。其咏物诗体现了主体化、娱情化的诸多特质。就咏物诗整个发展阶段而言,竟陵八友在咏物诗由体物过渡到体人的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江总字总持,济阳考城人(今河南兰考).历经梁、陈、隋三朝,身居高位却不婴庶务,佞信佛释却为"狎客".江总创作了大量的诗文,被称为一代"文学辞宗".考其年谱及诗文纪年,对研究江总思想与诗文创作以及陈代诗歌创作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汉代以宫廷、猎苑、都城为主要体物对象的散体大赋,至魏晋时期发展成体物缘情的抒情小赋.南朝齐梁时期,以竟陵八友为代表的咏物赋家,将咏物赋的发展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对其同题共作之植物、动物、自然、气候等咏物赋的分析,可以看出八友之咏物赋体现了诸多特性:体物、缘情增强的同时,缘情的范围却逐步缩小;呈现古赋向骈赋转换的过渡性;咏物拟作在因循中凸显创新与变革.  相似文献   
4.
诗人江总一生历经梁、陈、隋三朝,他身居高位却不理朝政,其人其诗都颇受争议.江总擅长五言、七言诗的创作.在其现存的百余首诗中,呈现出一种侧艳与悲凉相互交织的风格.梁、陈以来动荡的形势、末世的情结在文人心中投下的阴影是形成江总诗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山水诗发展到齐梁时期,以竟陵八友为代表,呈现了以下诸多变化:局促不安的创作心态与纡徐闲逸的山水景色;情的凸显、景的相谐与理的退缩;关注视角转向世俗情感与日常生活山水风光。反映了魏晋以降山水诗的递嬗轨迹,将山水诗情理相谐的范式固定下来,对初唐山水诗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南朝以来,文体辨析愈趋精密和完善,江总的散文在其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特点。其咏物赋大多精密细致,极尽描摹之能事;其诔文继承了六朝以来抒情的特点,悲哀动人;其碑文音韵和谐,善于将叙事与写景、说理相互融合,穿插佛典,颇有别样意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