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1.
陈焕光教授1941年生,现任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系副主任,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 陈焕光老师 196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并留校工作,主要从事化学分析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89年至今连续12年担任化学学院(系)本科分析化学实验(即基础化学分析实验)总管兼指导实验。 陶琨教授1936年生,自1980年至今一直主持清华大学材料中心实验室工作。他长期在实验室第一线工作,致力于材料物理的研究、实验室的建设、管理、材料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创新以及分析仪器的研制与开发工作。1.作为负责人所承担的项目和课题为: (1)薄膜和界面的精细结构及深度特性表征的XRD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 (2)高密度封装材料的界面物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一级子课题。课题负责人。 (3)进口多晶X射线衍射仪改造升级技术研究。国家“九五”攻关项目课题。课题负责人。 (4)X射线衍射仪小角和驱动系统改造。国家科技部科研条件工作项目。项目负责人。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全面开放实验室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X射线衍射实验室对原有仪器进行了升级改造,为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做好了技术准备.为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实验室决定面向研究生全面开放,实验室建立了严格的培训和开放管理制度,全校研究生(包括未正规学过X射线衍射课程的研究生)自行自由登记上机做实验和数据分析,为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陶琨  佘明江 《考试周刊》2014,(37):156-156
本文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小规模专业本科生教育管理现状,给出了生涯辅导视角下小规模专业本科生的教育管理对策,有效解决了小规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低、就业质量相对不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在生命科学研究及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效能最大化,我校创建了研究型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要使共享平台良好运行,发挥最大功效,拥有一支具有优良职业道德素质、高档次科学文化素养、扎实精良的专业素质、不竭的创新素质以及优良安全素质的实验队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为培养创新人才构筑X射线衍射仪优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X射线衍射实验室在原有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开放服务,充分发挥X射线衍射仪等优质资源的作用,扩大了开放范围,增加了仪器并开发其功能,延长了开放时间。实验室的开放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服务平台,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不涉及结构的多晶X射线衍射全谱拟合定量分析方法、相关定量分析方法及其中文视窗版应用程序,其中包括PDF2组合全谱拟合定量分析法、自定义卡片组合全谱拟合定量分析法、自测各单相谱组合全谱拟合法,以及全谱峰分离定量分析法和积分强度K值定量分析法。各方法均使用积分强度的方案,从而排除了以峰高法计算强度的本征缺陷。并通过设计模拟谱和实际样品衍射谱验证了这些方法的可行性。指出了在使用PDF2数据库时,需要考虑对实际测试和所用PDF2卡片的单色器使用情况进行一致化校正,程序中含有此功能。  相似文献   
7.
小蚂蚁听说天上非常好玩,就很想到天上去看看。可是小蚂蚁没有翅(chi)膀(bang), 这可真把它给愁(chou)坏了!  相似文献   
8.
全谱结构拟合是获得研究对象精细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X射线多晶衍射仪测试的角度准确度直接影响全谱结构拟合的正确性和可信度,而测角仪的机械制造误差是影响测量角度准确度不可忽视的因素。该文采用模拟计算方法对由蜗轮蜗杆系统的制造误差造成的X射线多晶衍射全谱拟合结果的可信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theta-theta衍射仪而言,机械制造的角度准确度至少要达到±0.003°,拟合结果才是有可信度的,所以只有采用直接在衍射仪轴上安装有高准确度的圆光栅的方式,才能提供符合当前物质结构分析的要求。该文具体给出了圆光栅的准确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X射线衍射实验室在过去10年的开放共享服务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从多个方面着手,确保仪器设备和技术资源的全面开放共享,努力构建高水平开放共亭服务平台,增加了仪器的使用效益,提高了为科研和教学工作服务的水平,加强了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