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魏源的文学思想是由其今文经学和社会改良的思想而生发的.具体到其诗歌创作中,则可说特色有二一为重功利、重教化的反映时事之作;一为以"复古"为创新而风格奇崛险怪的刻画山水之作.魏源的诗歌正是以其雄浑遒劲、气势奋发、富孕时代感而风流于一代诗坛.  相似文献   
2.
中唐的边塞诗自有其独特成就与审美价值,以“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为例,其诗作中虽多应酬之作而失之于“浮”,但其边塞诗却能较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有鲜明的艺术特色,由此亦足证中唐的边塞诗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郑谷是现今通行文学史上未曾提及而在晚唐诗坛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位诗人。郑谷虽未有专论,但在其诗作中亦散见关于诗歌创作的美学见解,于此可约略窥见其诗歌美学观。 1 郑谷一向以继承骚雅为己任,诗中多所言及。如:“一第由来是出身,垂名俱为国风陈。此生若不知骚雅,孤宦如何作近臣。”(《卷末偶题三首》其三)对“浮华重发作,雅正甚湮沦”的现实,他颇为忧虑,常思起而振之。其《静吟》诗云:“骚雅荒凉我未安,月和余雪夜吟寒。”《兵部卢郎中光济借示诗集以四韵谢之》诗云:“七子骚风寻失主,五君歌诵久无声。调和雅乐归时正,澄滤颓波到底清。”“五君”  相似文献   
4.
“元和之风尚怪”。即使是当时以“诗豪”见称的刘禹锡也受到其影响。刘禹锡的怪奇诗风分别体现为:1)“伊郁蜿蜒”的政治寓言体;2)违反常情的抒情模式;3)对自然界和生活中奇异现象的描写刻画。此三类作品在刘集中虽不甚多,但由此亦可窥见其时的特殊审美风尚。  相似文献   
5.
20 0 3年 10月 15日至 19日 ,第四届全国古代文学博士点学术研讨会在陕西西安召开。此次会议由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评论》编辑部、《文学遗产》编辑部、《光明日报》文艺部、《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艺部、《人民政协报》(学术家园 )联合举办。来自全国二十多所高校和研  相似文献   
6.
《世说新语》对“情”的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这部书中,“情”由先秦两汉时的“群体情感符号”更多地转变为一种“个性情感”。本文主要从《世说新语》中魏晋名士对物、对人两方面的关注入手,分析了贯穿全书的“情”,并且指出这种“一往有情深”存在的前提是“真”,且因当时时局和玄谈思想的影响,这种“情”还带有了思辨的色彩和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有其独特意义:一是全面介绍了日本的国势、国情、文化,一改国人此前对东瀛邻国"不屑措意"的狭隘观念;二是广泛考察了中国古代与日本文化交流的情况,反映出一衣带水相邻两国的历代友好交往;三是就<日本杂事诗>自身的艺术价值而言,亦可谓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珍品.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作为文学的两大种类,小说、戏剧的文学教育功能日益为人们所看重。然而,由于文学教育观之不同,明清时期的小说、戏剧作家的创作目的明显不同;小说、戏剧评论者的创作评价也大相径庭,旨趣迥异。对此,我们应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以作出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刘辰翁是宋末元初一位成就显著、独具特色的重要词人。通观其作品,主要特色表现为:其一,以多种艺术手法直接反映宋元更替的巨大历史变动;其二,反映了元朝统治者从服饰、习俗、制度等各个方面对汉族传统文化的变更,从中透露出以他为代表的遗民们在新朝痛苦、悲慨、失落、无奈等种种复杂的心态和感受。  相似文献   
10.
王士禛(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人。顺治十五年进士,出任扬州推官,后升礼部主事,官至刑部尚书。康熙四十三年罢官归里。乾隆间补谥文简。有《阮亭诗钞》十七卷,《带经堂全集》九十二卷,《渔洋山人精华录》十卷。王士禛于康熙时为诗坛领袖。“执吟坛牛耳者几五十年”,论诗则以“神韵”为宗。《四库全书总目》云:“当康熙中,其声望奔走天下,凡刊刻诗集,无不称渔洋山人评点者,无不冠以渔洋山人序者。下至委巷小说,如《聊斋志异》之类,士禛偶批数语于行间,亦大书王阮亭先生鉴定一行,弁于卷首,刊诸梨枣以为荣。”王士禛在其时诗坛上之所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除却政治方面的原因,主要由于他的神韵说及诗歌创作实践有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