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汉末动乱时代,曹操在长期军旅生涯中写下了二十余首诗。本文结合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对其中一些代表作进行了分析。诗歌真实地反映了纷乱的社会现实,对人民遭受的苦难和士兵的疾苦深表同情和怜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求,迫切要求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诗人将昂扬的奋斗向上的精神与沉郁悲凉的心境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古朴苍凉、沉雄顿挫、慷慨激昂,具有振奋人心的悲壮美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霍雅娟 《教育与职业》2007,(26):129-130
当前,中国已进入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为了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形势的需求,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只有在教师素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的改革,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使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向人生、面向新时代、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3.
庄子生于战乱频仍的战国初期.《庄子》一书无论是内篇、外篇,还是杂篇,其主旨都是宣扬自然无为思想的.然而庄子作为一个文学家,他表露自己的思想不是通过枯燥的哲学思辨,而是用文学写哲学,把哲学文学化,通过高超的艺术把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政治思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下面我们以《逍遥游》一文为例,以一斑窥全豹看一下庄子散文的寓言艺术和结构艺术.  相似文献   
4.
元代少数民族作家大都出身于游牧民族,很多长期生活于北方,他们的"根"深深地扎在草原文化的沃土里.尽管在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有吸收与融合,但其创作也依然是依托于厚积的民族文化传统,依然弥漫出草原文化的浓郁气息.他们的诗歌充满草原文化阳刚豪放、自然和谐、开拓进取、积极乐观、多元包容、鲜活灵动的审美情韵.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在元代,传统的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形成新的复合型文化体系,在这一文化体系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便是元曲.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具有鲜明的文化融合的印迹.传统农耕文化的道德观念、政治理想、价值取向固然对汉族知识分子有根深蒂固的影响,但已夺取统治权的蒙古族文化--草原文化的代表,对汉文化的冲击力也是难以抵挡的.特别是在政权更迭过程中,草原文化所表现出的抒情、自由、奔放、粗犷、多元的文化特质对汉族知识分子具有强大吸引力,并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文学创作,尤其是使元曲创作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剧曲在表达上更注重以现实的人物、抒情的方式表达作者的爱恨情仇,感情强烈恣肆、酣畅淋漓;散曲也不同于传统的诗、词、赋,追求委婉含蓄之美,而是以方言、俚语入曲,本色泼辣、嬉笑怒骂,充满"蛤蜊风味"和"蒜酪味",从而使元曲浑身散发出浓郁的阳刚豪放、多元包容、鲜活灵动、率性任真、通俗质朴的草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