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自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人叩开了中国大门之后,中国与外国的交往开始多了起来,随之也就出现了反映中国人在国外生活的域外题材小说。清末有《孽海花》、《苦社全》,民国则有《沉沦》、《术马》等等。但那毕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弱国子民所发出慨叹,所以小说描写的多是中国人在国外受欺压和凌辱的屈辱史。  相似文献   
2.
《红旗谱》和《白鹿原》是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中具有史诗般品格的两部巨著,它们在审视历史、表现民族命运和民族精神、塑造人物形象、探索民族风格方面各尽其妙,各臻其美,但《白》在创作思想、创作方法等方面又有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3.
民族织业的痛史女性命运的悲歌--读周大新《第二十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大新的<第二十幕>从历史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上,反映出中国民族织业百年的发展史;作品通过对盛云纬、栗丽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中国女性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4.
周大新的《第二十幕》从历史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上,反映出中国民族织业百年的发展史;作品通过对盛云纬、栗丽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中国女性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在张炜以《家族》为代表的系列长篇小说中,故事情节的淡化与重复,人物形象的暗弱与错位,情感把握的失控与浮泛,使作家90年以来的小说创作偏离了叙事文体的规范,表现了作家创作的偏执与某种书卷气,相对削弱了作品反映生活的厚度与力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