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给了我们大学生一个服务社会的平台,能有效运用所学的知识,投身和谐社会的建设,探寻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让我们在社会服务中成长,明自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对社会的关怀,提升了创造能力,文章结合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出了思考。笔者认为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更加务实,切合需要,实践要坚持在一个地方深入下去,才能发挥持续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教材实验插图是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资源,针对实际使用中的4个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教学建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首都北京举办.“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理念渗透在2007年全国各地的物理中考中,宣传了奥运,让考生感受奥运、亲近奥运.  相似文献   
4.
我国物理教育界前辈朱正元先生曾倡导:“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这一方面是我国教育条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倡导用简单的生活物品演示深刻的物理道理。多创造一些生活化的小实验,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真实、亲切,更能体现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生活化”小实验在物理教和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物理教育界前辈朱正元先生曾倡导:"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这一方面是我国教育条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倡导用简单的生活物品演示深刻的物理道理。多创造一些生活化的小实验,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真实、亲切,更能体现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生活化"小实验在物理教和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物理教学中如何做到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生活化的物理课堂应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具体而言,应做到:教学的基准点,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的生长点,依托学生的学习经验;教学的落脚点,关注学生将来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实验方案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制定实验计划时的分析过程中,有机地渗透控制变量的思想,让学生理解控制变量的实质,进而掌握和运用是这类试题的考查重点.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习中的思维过程是一个复杂过程,包括感知物理现象、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学习困难的原因就是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出现了障碍,使思维无法继续下去。传统做法是教师进行大量讲解,学生进行反复练习,表面上看学生理解了,但由于缺乏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的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如果在学生思维困难的地方,巧妙设计一些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正确理解、掌握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9.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的目的在于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品质的形成。那么实验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参与,使学生获得具体进步与发展呢?  相似文献   
10.
“静电现象”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教材新增内容.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然而从教材的安排来看,本课仅仅让学生在认识摩擦起电现象的基础上,知道原子可分,为“探索更小的微粒”做准备.因此教学中没有必要过深地挖掘有关静电的知识,而是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思维,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