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政治权利客体的公共性决定了政治权利实现效益的公共性、实现方式的积极性和实现手段的作为性。政治权利实现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立法者在设计有关政治权利的制度时应注意法律激励功能的作用。在逻辑关系上,法律对政治权利实现的激励功能表现在"正向促进"和"反向排除"两个方面。这两方面激励功能决定了立法者在设计政治权利规范时至少应遵循平等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有效救济原则。  相似文献   
2.
由于大学生入学前后的环境不同,以及心理发展滞后,使其心理产生一定变化,主要表现在群体意识、创新意识、自律与自信心等方面的不适应。针对这些心理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大学生面对当今社会竞争发展机制与现实所产生的心理变化的原因,试图在体育运动实践及其文化思想的教育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并获得领悟人生,体验社会,达到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心理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3.
2006年发生的"孟母堂"事件折射出我国教育权配置的不合理。根据教育产品及其经济属性原理,教育权配置应该遵循三大基本原则,即"以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权实现为中心"原则、"阶段性分类配置"原则"、教育义务分配的量的均衡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催生了教育需求的多元化,教育需求的变化要求改变现有的教育供给制度,优化教育资源的分配模式。本文在探究了教育需求多元化与教师教育权的相关性基础上,强化教师教育权实为社会教育权的回归,并提出了强化教师教育权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论教育需求多元化视域中的教师教育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现有的教育供给制度中,最主要也最基本的是教育权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是多元的、全方位的,不仅包括中央和地方间的分配,也包括教育权这一客体在不同的主体如国家、社会、家庭与公民个人之间的分配。在教育权的这种分配体系中,基于教师的特殊身份及其所具备的特殊功能,教师教育权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在教育需求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教育权的重新定  相似文献   
6.
通过系统比较国外家庭学校教育制度和实施经验,可以确定实施家庭学校教育的可行性因素包括家庭层面的态度(认识和信心)与能力(经济和学识)、国家层面的宽容政制与严密监控、社会层面的文化传统基因与有效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宪法惯例的宪法审查依据资格颇有争议。对相关争议的澄清和消弭取决于对两个问题的正确解释:一是宪法惯例是否是法律;二是宪法惯例是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文章的结论为:宪法惯例是具有国家强制性的政治习惯法,因而其具有法律之资格;宪法惯例的调整范围及合宪性的属性使其具有同宪法典一样的最高法律效力。因此,宪法惯例是一国宪法审查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