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十九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了强烈的震荡与深刻的变化,由于民族危机的刺激,西方思潮的影响,以及历史进步的要求,伴随思想文化领域内的除旧布新,各种新兴文学样式不断萌生、成长。在新派小说、散文、戏剧渐露代兴之势的同时,旁观年届垂暮的中国古典诗歌,竟也出现了流派纷呈、诗作繁富的场面。“诗界革命”独树一帜,自然令人耳目一新,而作为晚清宋诗运动余响的  相似文献   
2.
陈衍和沈曾植均为近代同光体之代表诗人。作为同光体的理论家,陈衍最重要的诗学主张就是所谓"三元说",即学诗应该以盛唐开元、中唐元和、北宋元祐诗人为楷模。然沈曾植在与陈衍论诗、得悉陈衍"三元说"内涵并为之诠释后,又提出"三关说",即学诗应该打通"三关":宋之元祐、唐之元和、晋之元嘉。过去讨论同光体,着重在其成员创作和理论的共性特点,对其间所存在的差异,论述不多。其实,作为近代人员最多、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其内部无论创作,还是理论,都有差异,尽管他们都集结在学宋的大旗之下。陈衍"三元说"与沈曾植"三关说"的差异,首先是学习的对象不同,"三元说"有开元,而"三关说"将其易为元嘉;其次是学习的时序不同,"三元说"是顺下,"三关说"是逆上;再次是学习的内容不同,"三元说"仅局限在诗歌的范围内,而"三关说"则将写诗之功夫,拓展到儒学、玄学和佛学,即学术的范畴,同时,又与时代之现实内容挂钩。  相似文献   
3.
中国诗歌的发展源远流长,而到了近代,由于列强的入侵,国门的洞开,新思想、新技术的涌入,诗歌的内容乃至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众多的诗人、丰富的诗作使得近代诗歌成为继唐宋之后的又一座高峰。汪辟疆是近代诗歌创作的参与,也是近代诗歌极有成就的研究。可是多年来他并不被人们所熟知,鉴于此,我们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本分三部分:首先,从汪辟疆与近代诗人的关系考察入手,探讨其诗学主张形成的原因;其次,介绍了汪辟疆对近代诗歌流派的研究成果;最后,再从汪辟疆对近代名诗人的评论上探讨其评诗的美学标准。  相似文献   
4.
顾太清在创作思想、作品题材及作品风格方面比一般闺阁作家更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和独特性。作品真率自然,以气格、意境胜。顾太清词的成就尤高,与纳兰容若并称,其词作在艺术风格上超越了一般的闺秀词人。  相似文献   
5.
吴历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爱国遗民,也是中国较早的天主教信徒,其诗歌作为吴历特殊经历的记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即诗史价值。吴历作为画家,所特有的艺术敏感性和艺术想象力,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艺术通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清初是中国诗歌史上甚为辉煌的时期,以钱谦益为魁首的虞山诗派影响巨大,吴历是常熟人,得钱氏真传,又不为所囿,其诗歌创作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在清初诗坛都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的复杂性决定了置身其间的文人抉择的难难,俞明震是晚清著名诗人和社会活动家,通过对其《觚庵诗存》的剖析,来寻找贯穿其一生的精神困境,同时揭示近代知识分子的迷茫心态和抉择过程,事实上,中国近代历史的大走向,既决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境界,而这种理想境界,又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近代,乃至现代当中国历史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所谓"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即"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是同光体代表诗人、近代著名诗论家陈衍的重要诗学观点,也被认为是同光体在诗学理论方面的标志性创见。但是,过去学者对此解读多有分歧。通过对"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内涵进行深入细微的分析,可以明晰陈衍提出此诗学观点的真实意图。同时,同光体作为近代重要的诗歌流派,在学宋的大纛之下,其重要诗人诗学的具体路径,也各有差异,反映在"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上,其不相合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8.
清代道咸年间,沈谨学与江湜、贝青乔等相酬唱,他们的诗歌主要反映当时底层知识分子艰难的生活,也关心国家内忧外困的政局.同时,他们对当时弥漫诗坛的格调派和性灵派,均有所不满.他们学宋,又倡导清新自然的诗风.因此,他们被称为“吴门寒士群体”诗人.沈谨学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足不出吴地,穷困潦倒,以纯粹白描的手法抒写了艰难时世之苦难人士的磨难生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